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農村光棍危機,不是因窮落單這麼簡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4 10:38:21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昨天,一則中國農村光棍調查在互聯網上受到熱烈討論。30歲未婚光棍一生幾乎成定局,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光棍村”,中年未婚成了很多農村男青年的痛。社會學家的調查顯示,一些農村的光棍率之前較為平穩,但從上世紀80年代之後開始急劇上升,農村光棍現象目前變得非常明顯。

  這個調查曝光前,最近被反覆討論的是農村彩禮話題。有的地方彩禮動輒幾十萬,相關報道甚至還提到彩禮拿秤稱這樣的細節,很多人自然而然認為彩禮過重是農村光棍問題的主要原因,並為此打抱不平,痛斥這種習俗。可深入想想,彩禮近年在很多地方變重,難道純粹是因為家長不通人情?顯然,習俗改變有它的邏輯,嫁女不是商品交易,但也可以用經濟學的思維去理解風俗的變化,如今各地的彩禮之所以普遍提高,用俗話來說,主要還是因為男多女少,女孩子有更大的選擇空間,結果經濟條件好的能找到對象,而家庭貧困的則只能落單,彩禮變重反映的就是這種趨勢。

  當然,自古在婚戀市場上男性都相對被動,因窮落單也已成社會規律,不是什麼新鮮事。所以,經濟貧困只是光棍問題的直接原因,它有一定的說服力,但客觀地說並不能充分解釋問題,問題還是要回到男多女少的話題上來。

  性別失衡是一個多層次的問題。從宏觀層面看,這個問題這些年的確越來越嚴重,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我國2015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51。在過去的20多年裡,這個比例曾一度高於120,是世界上最懸殊的出生性別比例之一,這意味著,每出生100個女孩,會多出生20多個男孩。這些宏觀數據在分析全國性問題時很有效,據此很容易推演出所謂的光棍危機,但至於具體的村落,尤其是那些極端的“光棍村”,這樣的數據又顯得有些蒼白。在看待局部地區光棍的遭遇時,如果將問題歸結於宏觀層面的性別失衡難免有些簡單化,那些地方為什麼男多女少,國家人口性別比的數據無法對此做出解釋。

  有必要從微觀層面來解讀農村光棍現象,性別失衡問題有它的結構性特點,這主要受到人口流動的影響。有的地方性別失衡嚴重,比如農村,表現為男多女少,而有的地方,比如勞動力輸入為主的地方,可能會出現男少女多的問題。這可能主要因為企業招工過程存在性別偏好,很多工廠青睞女性,而男性就業則相對較難。前些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招用新員工87%的新增崗位有性別要求,其中要求為女性的占58%,要求為男性的占29%。外出務工人員的這種性別結構失衡和農村男多女少可能是高度相關的,當男性只能選擇留在農村,而女性外出務工時,農村男性找對象就會變得困難。面對農村光棍危機,相對宏觀層面的人口性別失衡,這種因人口流動導致的性別失衡更值得注意。

  (來源:《南方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