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中國貿易數據驟降 季節性失真是主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0 14:38:20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外媒稱,在全球貿易減緩的影響下,中國2月的出口創近7年來最大跌幅,同比下降25.4%,降至1261億美元,為2009年5月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差表現,跌幅幾乎比經濟學家此前的估計大一倍。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3月8日報道,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進口連續第16個月下跌,降幅為13.8%。海關說,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下降,機電產品、紡織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最大。

  報道稱,在該數據公布前幾天,中國政府降低了今年的增長目標,並承諾實行改革、增加支出以刺激經濟。中國希望調整經濟結構,從依賴出口和政府開支轉向依靠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增長。

  經濟學家們說,2月初的農歷新年使經濟活動明顯減少,可能影響了經濟數據。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駐新加坡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裡查德說:“去年2月出口很強勁,因為農歷新年開始得很晚,假期的很大一部分干擾被推遲到3月。這意味著我們下個月可能看到明顯逆轉和更強勁的數據。”

  “我們猜測總體出口狀況仍然疲軟。但我們沒有看到明顯惡化的跡象,例如馬基特公司採購經理人指數的出口訂單沒有驟降。”

  報道稱,鐵礦石和原油進口量增加,但按美元計算的進口額下降,煤和鋼材進口量減少。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3月8日報道,中國的貿易數字出現了下降。儘管這不是好消息,但也不像給人的第一印象那麼糟糕,原因有兩點:一、中國2月的數據一直有點奇怪,因為不可能對它們進行通常的季節性調整;二、這些數字衡量的是貿易額而非貿易量,我們都已注意到,一些主要貿易品的價格在過去一年中經歷了相當大的變動。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2月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與農歷新年假期有關的季節性失真,今年的假期比去年來得早,導致2015年2月的比較基數變得較大。”

  當然,所有經濟體都存在季節性失真。但中國及其2月統計數據的問題在於,中國的新年是根據農歷而非公歷。因此,我們在試圖使用公歷進行季節性調整時遇到了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