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電動車分時租賃成紅海 發展卻困難重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30 12:21:45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近幾年,伴隨著政策的傾斜和資本的湧入,新能源汽車發展如火如荼,電動汽車租賃公司也迅速崛起,很多企業試圖在分時租賃領域摸索出一條出路。

  易開租車、綠狗租車、蘇打科技、Ucar等公司都在持續布局,同時包括北汽、上汽、力帆、吉利康迪、比亞迪、江淮等汽車廠商也參與其中。

  不同於傳統租車方式,分時租賃無需繳納車輛租賃費、門店服務費,也無需按天計費,前者計價方式是按分鐘、小時算。用戶只需要在App上註冊,然後上傳駕駛證件、身份證照片,驗證通過後就能取車走了。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一大波的難題擺在電動車分時租賃企業面前。

  市場處於培育期

  據新浪科技採訪中了解,分時租賃業務在推廣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租還車的網點太少,布局不合理,然而在一線城市建立網點的成本非常高。根據測算,每輛車每天租6小時以上才能不虧損,但目前,平均每天每輛車的租借時間還不到1小時。

  易卡綠色(北京)租賃有限公司推廣部總監張輝曾經表示,在北京一個車位每月1000多元停車費用,100輛車一年就是120多萬元的停車費用,再加上其他費用,成本相當高,很多企業只能虧本運營。

  北京恒譽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範永躍曾經算過一筆賬,按照其公司目前的投資規模,2014年僅建充電樁就花了幾百萬元;每年的車位費也要幾百萬元;買車後裝車機2000元/台,350輛車共70萬元;以現有車輛五年換車周期計算,每月車輛折舊1500至1600元,350輛車每年折舊670多萬元。

  在新浪科技的調查中發現,很多公司還不能自給自足,只能依靠網點的密度、增加車輛來提升分時租賃的規模。e享天開的計劃是通過針對企業的專屬網點以此形成穩定的收入,通過高密度的網點打造移動廣告站,在未來實現的盈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