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如何才能打造中國智庫的整體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30 00:26:48


 
  提供高質量成果對智庫研究者也提出了高要求。馮仲平認為,由於智庫的目的在於咨政建言、影響引導輿論,智庫研究者需要具備為國家和社會分憂解難的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智庫的研究題目有些是從上至下布置、訂單性質的,但大量題目尤其是有前瞻性的題目需要研究者自己提出。沒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就難以形成問題意識,就沒有創作的衝動。研究者具有滿腔熱情的同時,還要肯於吃苦、耐得住寂寞。此外,對於研究者來說具有團隊精神非常重要,研究者還要樂於、善於和別人合作。
智庫管理要符合智庫特點

  進一步繁榮智庫建設,優化環境、創新管理制度至關重要。智庫管理要符合智庫運行特點,是與會學者形成的共識。

  在制度建設層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莉麗建議,當前應建立健全決策咨詢法律法規,把決策咨詢納入我國決策的正常程序,實現專家咨詢制度的法制化;完善信息支持政策,增強決策公示和信息公開力度;完善稅收支持政策,鼓勵基金會的發展,鼓勵企業和個人對政策研究的捐助;構建多元智庫類型協調發展、互為補充的智庫思想市場。

  智庫是知識密集型組織,人才是第一要素。談及如何建立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智庫管理機制時,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原院長孫賢勝呼籲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要尊重思想的價值,薪酬模式不能一刀切,“對頂梁柱的研究人員要給予特殊政策”。

  評價體系建設是智庫管理制度中尤為重要的一環。誠如陳文玲所言,“智庫評價不能用行政考核方法,要按照智庫運行規律設計評價體系。”應該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智庫評價體系?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該中心2015年發布了中國研究機構推出的首份全球智庫報告,探索出了一套注重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注重指標體系設計切合智庫工作流程、指標覆蓋面廣的全球智庫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與會學者期待,我國智庫界未來進一步深化對智庫評價體系的探索,使智庫評價真正發揮引領智庫發展的指揮棒作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國力建議,要盡快建立完善針對不同類型智庫的差異化智庫評價體系。科學的智庫評價體系對不同類型的智庫在人才培養、成果數量、經費資助等方面要有共性的衡量指標,但更要注重分類設計差異化指標。例如,對部委智庫,要加大決策影響力指標的權重;對高校、社科院智庫,要側重學術影響力指標的權重。“評價不是為了評價本身,而是要通過評價調動各類智庫的積極性,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共同為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創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格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