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將軍澳137區改規劃住10萬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1 09:33:07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政府擬重新規劃將軍澳137區為住宅與商業區,將於今年底展開為期三年的研究。為善用土地,政府研究在佛堂洲發展岩洞,並填海六公頃,將多用途廢物管理設施、填料處理設施等,分別遷入岩洞與新填海區,希望有助日後可更好地規劃該80公頃的可供發展用地,有關研究同時會探討在區內發展鐵路的可行性。

  將軍澳137區位於將軍澳南面,毗鄰堆填區,總面積約為99公頃。現時,區內的東北角已預留13公頃用地擴建將軍澳堆填區,用作收集建築廢物,而東南角約10公頃用地則用於興建海水化淡廠。至於剩餘的約80公頃土地,原本預留作“深水海旁工業”,但隨?社會對土地供應議題的關注與日俱增,行政長官在今年初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重新規劃將軍澳137區的80公頃用地,研究發展為房屋、商業及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不過,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環境保護署文件指出,將軍澳137區除了擬作堆填區擴建及海水化淡廠土地外,區內還需預留約20公頃土地安置其他主要設施,包括佔地約九公頃的多用途廢物管理設施、需要約10公頃用地的填料處理設施、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及以及新的污水處理設施等,佔去可供發展的80公頃用地近四分一。

  當局研發展鐵路可行性

  為善用及增加可供重新規劃的土地,當局考慮過餘下可供重新規劃的土地及周邊環境限制後,建議在佛堂洲發展岩洞,並探討將多用途廢物管理設施、填料處理設施、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及以及污水處理設施等厭惡設施,遷移至岩洞內。當局並研究,在毗鄰的躉船港池填海六公頃,以滿足有關設施的停泊需求。

  規劃研究將於今年底展開,為期約三年。市場初步估計,將軍澳137區若以三倍地積比率發展,區內可提供約3.7萬個住宅單位,供約10萬人居住。由於項目涉及研究範圍超過20公頃或總人口超過10萬人,研究同時會探討在區內發展鐵路及設置鐵路站的可行性。

  土地發展對於周邊的生態、環境的影響,近年成為不少新發展區的阻力,但將軍澳137區是填海所得,限制相對較少。當局初步評估認為,擬議填海位置與最接近的兩個捕魚區,分別距離1000米及1500米,預計不會對附近的捕魚區生態構成重大影響。至於發展岩洞方面,位於佛堂洲的“佛頭洲稅關遺址”是法定古蹟,附近另有三個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佛頭洲頹垣及佛頭洲清代墓碑,日後發展需避免影響相關地點。

  來源:香港大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