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高鐵盈利圖譜已雛形:盈利水平直追航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4 10:40:10


 
  上述信息意味著,2015年已經成為國內多條高鐵扭虧為盈的轉折點。

  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從盈利周期看,京津高鐵最早於2008年開通運營;滬寧、滬杭高鐵都是2010年通車運營;京滬、廣深高鐵2011年通車運營;寧杭高鐵則是2013年正式開通。它們的盈利周期以京滬高鐵為代表,普遍在5年左右,寧杭高鐵甚至只有3年,這在世界範圍內都已經堪稱“標杆”。

  不過,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高鐵線路的盈利一方面和修建、運營成本相關,其他尚未盈利的高鐵線路,其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修建成本導致的每年計提折舊、財務費用支出較高。此外,盈利與否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沿線城市人口密度、經濟發達程度所帶來的客流量的提升。從目前已經盈利的6條高鐵線路看,大多集中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這在中西部和其他地區暫難實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據天津鐵路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其2016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中披露的信息,同樣是2013年就已完成試運行並通車的津秦高鐵,2015年營業收入為8.32億,虧損21.52億元。

  這與同樣在2013年開通運營,卻已盈利的寧杭高鐵可謂天壤之別。二者雖然開通運營里程數、運營時間都十分接近,但所處區域不同帶來的客流量存在一定差異,二者2015年營業收入相差

  盈利水平直追航空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被譽為“全球最賺錢高鐵”的京滬高鐵,其2015年運送旅客近1.3億人次,客流量已經超過國內四大航空公司;京滬高鐵2015年盈利數據展現的盈利能力(每人次旅客平均利潤約50元)也正直追、甚至已經趕超部分國內航空公司。

  根據國際航協的統計,2015年,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共計創造了353億美元的利潤。平均而言,航空公司每搭載一名旅客即可獲取10.42美元(約70元人民幣)的利潤。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國內航空公司披露的相關數據得知,2015年,國航、東航、南航、海航運送旅客分別為8981.59萬人次、9380萬人次、1.09億人次、3867.7萬人次,歸屬淨利潤分別為67.74億元、45.41億元、38.51億元、30.03億元。這意味著四大航空公司每人次旅客的平均利潤分別為75元/人次、48元/人次、35元/人次、78元/人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