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重啤式去產能:多次賣廠斬斷虧損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31 09:37:25


 

  按照重慶啤酒的預判,中國啤酒行業產銷量持續下滑已經成為新常態,使得全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愈發凸顯。而其自身也面臨同樣的局面,需要調結構、去產能。

  有業內觀點認為,短期內中國啤酒市場很難有所增長,而業內的整合、兼並將更成為常態。

  其中,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表示,表面看起來,中國啤酒受到進口啤酒的衝擊,實際上是國產啤酒多年重視營銷、不重視產品,重視促銷、不重視品牌的累積結果。另外在進口啤酒之外,還受到預調酒、進口紅酒的“夾擊”。

  市場上有一項預測的數據顯示,中國啤酒行業今年的整體業績可能下滑8%。

  今時不同往日

  回溯重慶啤酒發展史,2001年前後,以重慶為核心完成西南地區重組戰略布局,公司提出並實施東進戰略。彼時,重慶啤酒元老華正興提出沿江而下、以長江戰略實施公司全國化,向華中、華東經濟發達地區進行擴張。

  2001年11月,重啤控股江蘇常州天目湖啤酒有限公司,邁出進入華東市場第一步。2003年-2004年,重啤相繼進入安徽、浙江等省。但由於東部省份啤酒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重慶啤酒乃至重啤集團旗下東部不少酒廠經營時常虧損,市場布局並不成功。

  當時重慶啤酒還是重啤集團時代,“東進”成為其標簽之一。而如今,已經今非昔比,隨著2013年嘉士伯完成對重慶啤酒的要約收購,記者注意到,在重慶啤酒2015年年報中,亦無“東進”、“沿長江發展”的提法。重慶啤酒年報數據還顯示,在公司啤酒業務去年32.37億元的總營收中,華中地區、華東地區分別為2.09億元、2.3億元,占比並不大,同時,營收同比還呈下滑之勢。

  同時,在資源和新增產能布局上,重慶啤酒更向重慶、四川等優勢市場傾斜。

  雖然不知未來重慶啤酒這種通過賣廠自救的方式能進行到什麼時候,但現在可以看到的是在一系列自救措施之後,2016年重慶啤酒業績有所好轉。

  據重慶啤酒2016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00萬元,較上一年同期2200萬元提高14.11%。目前國內啤酒企業正面臨調整或轉型期,國內眾多啤酒企業業績均有所下滑。

  (來源:華夏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