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追逐北清升學率引畸變:老師勸學生改志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6 10:01:32


 
  地方政府愛“北清”

  事實上,看重高中“北大清華升學率”的不只是學生家長和學校,還有地方政府和官員。

  記者採訪了解到,對於當地高中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一些縣級政府會拿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財政資金獎勵學生和老師。

  2013年3月,河南省沈丘縣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和學校實行一項獎勵政策。這項政策出現在當年該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加強高中教育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高考升學率,每考入清華、北大一名學生,縣政府獎勵50萬元。力爭用2—3年的努力,打好教育翻身仗”。

  該縣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考上一個清華北大獎勵50萬元”政策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背景是,前幾年縣裡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很少,縣裡領導對教育非常關注,提出“創名校、爭名牌,打造一個全能學校”的想法。

  “獎勵資金是縣裡財政撥款,當時縣裡制定了一個分配方案,50萬元獎勵中,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可以得到10萬元,該學生的初中母校得5萬元,剩下的資金在高中學校老師中分配。”該工作人員說。

  記者從多名當地老師和家長處證實,這項獎勵政策從2013年開始實施,當年縣二高有兩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獎勵資金全額兌現並發放。

  當地某高中高三年級老師介紹,對於高中老師來說,自己培養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是一種很大的榮耀,除了獲得現金獎勵外,在教師評職稱晉級上也獲得格外照顧,“職稱晉級需要積分,縣、市、省優秀教師以及教齡都參與積分,教齡一年可以積0.5到1分,國家模範(教師)才加9分,但培養一個清華北大學生,老師可以加20分,甚至30分。”

  一位在某縣城非重點高中任教的高三年級老師,在談及她所在高中“清華北大升學率”時顯得沒有太大興趣,“考上清華北大都是縣一高的,我們學校都是二流的學生,考不上清華北大。”

  縣、市政府拿出財政資金獎勵上北大清華的考生與學校,沈丘縣並非孤例。2015年,河南省扶溝縣有7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其中一人是該省文科狀元,縣政府拿出140萬元對這7名學生和任課老師進行獎勵。同樣是河南省,某縣高中曾有20多個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該高中校長獲得縣政府的一套住房獎勵。福建省某市在2013年推出獎勵政策,對本市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按照每生30萬元標準獎勵,10萬元獎勵學生,20萬元獎勵學校和老師,所需資金列入市財政預算。

  辦學不是逐“錦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現在有些地方高中教育存在愈演愈烈的錦標主義思路,很多地方政府把能考上多少個清華北大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會把少數學生集中到一個學校或班級裡面,衝高考上北大清華考生的人數,由此向外界展示當地基礎教育的成功。

  針對這些問題,熊丙奇表示,一方面要解決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公平的問題,不要再強調北大清華、“985”“211”高校,不能再把高校分為三六九等,應該讓每個高校平等地競爭。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唯清華北大論的辦學思路要改變,不能把教育資源集中到重點高中和部分學生上,而是要引導義務教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田志磊認為,只要現在還是應試教育,學生還是衝著清華北大去考,只要高校之間的差異還這麼大,社會上還是就只盯著頂尖名校。他說,“因為高中學校的擇校費、當地政府的教育政績怎麼去判斷,能考上幾個清華北大是最直接的判斷標準。”

  到了鄰縣一高門口時,孫靜言語中沒有了之前的喜悅和驕傲,她開始有些焦慮,因為她聽說這所高中重點班的分數線是611分,兒子差了4分。她在等待一個當地的親戚,據說有能力讓她孩子進入重點班。

  還有一件事讓她發愁,兒子學籍在家鄉鹿邑縣,縣裡不希望高分學生外流,因此不給她辦理戶籍或學籍的遷移。這樣李聰到鄰縣一高只能算是借讀生,借讀費三年1.8萬元要一次交清,而在鹿邑縣一高他本可以免費讀三年高中。

  在當地,遇到正常途徑難以解決的問題,人們還是習慣花錢找熟人疏通關係。孫靜也想著花點錢找人幫忙,希望能把兒子的學籍轉到心儀的鄰縣一高,但她也不確定那件事能不能辦成。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