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沈陽去年“賣地”收入僅為2013年兩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6 10:50:05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進入2016年以來,“地王”高頻地出現。但從城市分布來看,冷熱不均的現象卻更加突出了。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8月22日,2016年年內,全國已經出現單宗土地超過10億的地塊296宗。

  就在南京為防“地王”出現,採用網上競價方式出讓時,沈陽市為了去化庫存,全市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規模實施總量控制,原則上2016年全市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面積不超過上年度的50%。

  去年土地收入銳減

  今年上半年,沈陽樓市回暖,商品住宅銷售量價齊升。但根據易居發布的《70城住宅庫存報告》,2016年6月份沈陽市存銷比(庫存周期)為19.7個月。

  造成庫存高企的原因,早在2015年《每日經濟新聞》曾有過報道:《只有銷量沒有利潤?沈陽樓市隱現全運會“後遺症”》,記者當時曾實地走訪沈陽樓市,發現沈北新區的房地產開發進入了“快車道”,以及全運會讓渾南新區的土地提前透支。拿地的房企將項目集中入市,造成了市場供大於求。

  在此背景下,政府層面也在控制土地出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克而瑞提供的沈陽市2013~2015年土地出讓數據發現,土地成交呈逐年遞減趨勢:2013年沈陽市土地成交372幅,成交占地面積2156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516億元;2014年成交213幅,成交占地面積1078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229億元;2015年截至12月16日,土地成交142幅,成交占地面積649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111億元。

  沈政辦發〔2015〕63號《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商品房促銷工作的通知》指出,對住房供應明顯偏多、去化周期未達到合理區間,或在建住宅用地規模過大的區、縣(市)暫停計劃土地供應。

  沈陽市原則上2016年全市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面積不超過2015年的50%。另外對商品住宅庫存量大的區域採取限制供地直至停止供地措施,促進該區域盡快消化庫存。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的數據顯示,沈陽市1~6月份土地總成交額約60億元。按照上半年的數據粗略估算全年成交,2016年沈陽市土地出讓金或在120億元。

  城建投資連年下滑

  土地出讓金和城市基礎建設有何關聯?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牛鳳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城市土地出讓金的多寡與城市基礎建設投資是連鎖效應。房地產市場清淡,開發商拿地的熱情就相應下降。拿了地也難賣房,而政府的土地收入也將減少,相應的公共財力就受到影響。基礎設施以及其他的公共服務的供給等也會下滑。反過來說,開發商能賺到更多的錢,也就有更多的積極性來拿更多土地,政府也相應有更多的土地收入。

  沈陽瑞達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宛南表示,如果簡單從數據上看,城建基礎設施投入金額確實在遞減。2011年沈陽城建投資額480億元;2012年為506億無;從2013年開始日趨減少,2013~2015年間,分別為400億元、300億元和273.5億元。但單純因為投入金額下降,或土地出讓金連年減少就判斷投入不足,也不準確。從2011至今,沈陽的城市建設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觀,但資金短缺是現實。

  沈陽吸引力如何

  那麼,開發商如何看待沈陽的城市吸引力?

  中實國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申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沈陽的庫存大、地價低,願意投資的企業比較少,本土的企業或許比較多一些,全國的大型房企進駐相對還是少一些。房價低的原因,跟東北地區人口流出有一定關係。所以房子不好賣,地價也會相對低。如果是核心區域的核心地塊,地價也不會低,更不愁賣,比如學區房、城市密集區等區域真正的剛需。但是一些庫存大、消化周期較長的區域就不可能在市場上受到較多的關注。

  一位開發商人士向記者透露,開發商拿地更注重片區,如果位於市區且商業占比不高的話,還會受到開發商的青睞,在沈房企拿地意願比前兩年有所提高。“個人認為(開發)利潤普遍較低,過高的存量和產品同質化,導致市場已經沒有太大的溢價空間。全國布局的企業,可以通過壟斷性的銷售業績實現品牌增值,反過來在能夠實現利潤值的地區去平衡利潤問題。”

  北京一位房地產開發商人士則直言,“這些地方還是慎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