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研究稱亞非8國寨卡疫情爆發風險最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3 09:46:12


資料圖片:2016年9月1日,一名工作人員在新加坡一處居民區滅蚊。新華社/美聯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美媒稱,新加坡寨卡病毒形勢正在惡化,並有可能散播到亞洲其他地區,目前的這一情況迅速引起了健康專家的警覺。新加坡當局9月1日稱,新加坡至少已有151例寨卡病毒感染確診案例,其中有兩例是孕婦。在鄰國馬來西亞,一名58歲的婦女最近因到新加坡探訪其感染寨卡病毒的女兒而被確診感染了寨卡病毒。

  據《華盛頓郵報》網站9月1日報道,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在9月1日還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列出了8個寨卡病毒傳播風險最大的亞洲和非洲國家。

  這些國家分別是:印度、中國、菲律賓、印尼、尼日利亞、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些國家均具備以下“條件”:潮濕的氣候、傳播寨卡病毒的主要蚊子種類、大量從美洲寨卡疫區返鄉的遊客,以及為數眾多、稠密的人口。其中有些國家的醫療資源有限。

  有研究人員稱,考慮到印度的氣候和蚊子,該國的風險人群是最為龐大的。中國的寨卡病毒高危區以東南部地區為主,包括人口稠密的廣東省。

  報道稱,在新加坡寨卡疫情爆發之前,人們的關注點大都集中在全球寨卡疫情最為嚴重的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稱,2015年以來,全球共有55個國家出現確診案例。除去8國,其餘均是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

  不過最令衛生官員擔憂的是寨卡病毒會給亞非薄弱地區帶來怎樣的影響。約有26億人居住在這些地區。

  《柳葉刀·傳染病》雜誌所刊登的這一研究採用數學模型對每月航班動向、50年來的氣候數據、人口數據以及醫療支出情況進行了分析。這是首個對非洲和亞太地區寨卡疫情爆發風險進行評估的研究。來自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牛津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參與了該項研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