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航空發動機彰顯國力 國之重器須戰略衝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4 09:54:22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幾千度,上萬時,極限環境考驗,決定了航空發動機製造難度超常。航空發動機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水平、科技工業基礎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正傾盡全力,由航空大國向航空強國戰略衝刺。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近日評價中國這一“戰略舉措”時說,中國已經擁有了“天眼”射電望遠鏡、中國首台火星車、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不久以後,中國也將擁有自己的優秀引擎。

  作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航空發動機具有技術含量高、產業回報高的特點,但它也是經典力學在工程應用上逼近極限的一門技術。具體說來,航空發動機是為飛行器提供動力的熱力機械,需要在高溫、高壓、高速旋轉的條件下工作,對研製要求極高。

  放眼世界,就連飛機公司也並不能專長於發動機製造,波音、空客莫不如此。能夠製造航空發動機的公司在全球屈指可數,如通用電氣、羅爾斯·羅伊斯、普惠等,這個名單的成員數量非常有限,更凸顯發動機製造的難度之高。而真正能造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如今只有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等幾個國家。

  航空發動機的研製究竟難在哪兒?

  一次性產品,如導彈動力、火箭動力,不需要考慮長壽命,一些難題也就迎刃而解,最後燒掉或者不再使用就行。但航空發動機不一樣,其研製還有體積要小、重量要輕、壽命要長、可以重複使用的要求,這意味著難度成倍增加。如果材料工業拿不出最好的高溫材料,航空發動機的性能就上不去;如果精密電子元器件的配套研製無法突破,發動機性能就不能充分發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