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深度專訪:李艷秋稱如不作為台灣就沒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5 00:14:37


李艷秋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中評社台北9月14日電(記者 戴祺修)資深媒體人李艷秋接受中評社專訪,談到她淡出媒體圈之後與夫婿李濤從事公益事業,以及對藍綠政黨的的觀察,她強調,自己還是希望蔡英文執政成功,因為蔡失敗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是贏家,不會有人要看熱鬧,看著人失敗。訪問全文如下。

  曾是台灣當紅女主播的李艷秋目前是新生代基金會董事、張思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過去曾擔任華視新聞部記者、主播與TVBS、飛碟電台談話節目主持人,主持過莒光園地、每日一字等節目,並奪得金鐘獎新聞播報獎、十大傑出女青年等榮譽。

  一、對於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的發展:

  李艷秋表示,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創立17年來已經有15萬捐款人,補助了20萬的偏鄉學生,讓這些學生能夠上學、補助學雜費與營養午餐,這份工作17年來從未間斷,但環境一直在變,偏鄉小朋友已經不是只求三餐溫飽,它們的問題是出在學習落後與競爭力不足夠,全台灣統計五個小孩中就有一個兒童沒有競爭力,這五分之一就會拖垮其他五分之四,因此會成為未來很大的負擔。

  因此基金會就希望提供這五分之一的兒童協助,其實要協助這些兒童沒有別的方法,送電腦、送平板都沒有用,這些硬體設備並不缺乏,缺的是有人去發現每個孩子獨特的亮點,除了學習成績以外,還有哪些不同的亮點,這些專長必須要有老師去發掘,孩子們的父母都在外工作,祖父母也沒有這些能力,所以真的能做的只有老師,但後來又發現,老師的教學熱情都在衰退,因為太多的打擊與磨難,讓老師們的初衷不見了,在進行訪問後才發現老師們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如果能先把老師的士氣打起來,讓他們找回當老師的初衷,有熱情去帶領學生、發現學生的專長、培養學生時,一個老師可能可以影響20個甚至是更多的學生,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基金會的方向就訂立在鼓舞熱情的老師、翻轉學生的未來,這才是真正在紮根。

  自己是媒體人出身,所以想先找這些老師的故事,從苦得要死的偏鄉、要爬兩天山去兩個學校上堂英文課的老師,把這些替台灣奉獻一輩子的老師找出來,把他們的故事拍出來,之後就帶者這些故事到各個學校去鼓舞老師的士氣,希望重新燃起它們的熱情,幾乎每次都是全場哭成一片,許多老師都認為故事中的情節就是我原先的樣子,因此後來的效益非常之大,基金會就一個區域一個區域去連結。

  除了鼓舞起老師的熱情之外,有許多的老師教法也已經落後,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讓許多學生在課堂中都打起瞌睡,所以基金會找了另外一個方向就是讓老師會教課,於是基金會找了許多很會教學的老師共同分享教學方法。這些老師很多都藏在補習班中,因為補習班老師絕對不能讓你在課堂上打瞌睡,所以有各種方式、遊戲讓學生睡不著,讓這些方法被分享出來,基金會甚至做到讓老師分享一個這麼長英文單字該怎麼教,要用那些故事讓學生記得,讓所有的老師都有辦法參考,引發老師更多的創造力,從老師身上著手,讓老師再去改變學生,我們才有希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