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對長征勝利的積極意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5 14:16:21


 
  保存了中國革命在南方的戰略支點

  南方紅軍和游擊隊的存在和發展,成為蔣介石的心腹之患。

  1935年春,蔣介石調集數十萬大軍對南方各蘇區和游擊區進行全面“清剿”,同時在政治上實行“瓦解”“隔離”政策,在經濟上實行嚴密的封鎖,妄圖將紅軍和游擊隊困死在深山密林之中。

  在國民黨軍重重包圍下,何叔衡、阮嘯仙、賀昌、毛澤覃等相繼在戰鬥中犧牲,紅軍和游擊隊被困在深山密林裡,晝伏夜行,風餐露宿,饑寒交迫,沒有糧食吃,只得以野果、野菜、草根充饑。

  儘管生活艱苦、環境險惡,但廣大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堅強的革命意志,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在當地黨組織領導下,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利用各省邊界地區的有利地勢,以山地為依托,採取高度靈活的游擊戰術,避實就虛,避強擊弱,晝伏夜出,襲擊國民黨軍及其地方武裝,積極開展反“清剿”鬥爭,恢復和鞏固了各游擊區,形成了與主力紅軍長征相互策應的第二戰場。

  南方八省紅軍和游擊隊在敵我力量對比極端懸殊、生存條件異常艱苦、鬥爭環境無比惡劣的情況下,孤懸敵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不僅打擊、消耗了進犯各蘇區和游擊區的國民黨軍隊,保持了黨在南方的戰略支點,而且造就了一支忠於黨、忠於人民、英勇善戰的部隊,為革命保存了一批骨幹力量,同時還掩護和保證了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鉗制和吸引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在戰略上有力配合了主力紅軍的行動,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