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灣主體意識”的話語循環與操作
“台灣主體意識”在台灣已成為一個具有真理意義的話語,但目前的狀況是仍是“一個概念、各自解讀”,也就是說話語仍然處於所謂循環再造與不斷操作的過程中。此時,“真理與生產和維持它的權力體系結成一種循環流通的關係,並和權力的效應以這樣的方式相聯系:真理產生權力效應,權力效應傳送真理。這是一個'真理的羅網'。”⑯“台灣主體意識”這一話語已與權力深度結合,形成彼此相支撐的網絡。話語與權力進入深度建構的階段,彼此影響,進一步形塑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目前,“台灣主體意識”已超越省籍矛盾和藍綠區隔,但其實然內涵,卻依然被雙方一再地界定與豐富中。話語在話語再造程序中往復。但無論如何循環和再造,其基本內涵如前所述五個基本部分,已經逐步確定,並成為藍綠雙方的共有文化。
“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趨勢研判
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台灣主體意識”的對抗性和分離性將會逐步減弱,逐漸轉化為一種健康的台灣鄉土意識,進而成為凝聚台灣人共識並有效對接中國意識的政治文化。其未來發展將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第一、話語權力的持續性
“台灣主體意識”有其合理性的成分,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積澱下來的,在一段時間內仍將存在,並對台灣社會及各主要政治勢力具有規約和壓制性的作用,佔據主流意識形態體系的核心位置,並成為各種選舉活動中以及台灣執政當局對外關係中堅持的最為重要的價值原則,即一切以台灣為主,以台灣人民的利益為先。生活在台灣的普通老百姓也會持續認可這一話語論述,把堅持“台灣人”認同作為首要的基礎性認同,支持台灣現有的價值體系和生活方式,並以此為傲。
第二、話語內涵的趨同化
伴隨台灣藍綠兩大陣營的逐漸和解以及彼此意識形態差異的縮小,“台灣主體意識”的論述及內涵逐漸的一致化,並趨於中立,擺脫過於明顯的藍綠色彩。有學者就指出,兩黨趨同之勢越來越明顯,已無本質區別,只有名稱、概念與策略之差異,“國民黨台灣化與民進黨化”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⑰不難理解,正是因為這一話語權力的持續性存在及其具有的普遍民意基礎,所以各政黨無論藍綠其論述必須逐漸向台灣主體的論述靠攏,這是自己躋身於台灣社會的重要合法性基礎。
第三、話語受衆的主流化
“台灣主體意識”已成為台灣人的主流心理情感。台灣光復至今已60餘年,台灣內部的省籍意識已逐漸淡化,“台灣人認同”已成為主流。從台灣各種民調的結果都可以看出“台灣人認同”已成台灣人的最大公約數(如圖2),已替代“即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認同。其實台灣人認同台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也有其合理性。問題是,這種認同不能是極端狹隘的、不具包容性,更不能成為與中國人認同相對立的台灣獨立意識。台灣人認同雖然成為主流認同,但不必然就走上與大陸對立並分裂的道路,尤其是在兩岸大交流的背景下,台灣年輕一代自己詮釋的“台灣主體意識”會更為務實,並降低對抗性。陳孔立教授就曾指出,年輕一代更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將來與大陸合作或統一對台灣有利,對他們有利,他們不會堅持走分裂的道路。⑱
第四、話語發展的超越性被“台獨”勢力和“台獨”論述綁架的“台灣主體意識”難以持久,更難以和大陸日益強大的“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和平相處。所以,只有不斷超越,建構一種更為合理的包容性論述,才是“台灣主體意識”穩步發展的關鍵。“真正愛鄉愛土、鄉土認同意義上的'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並不是對立關係,而是一種相互依存的局部和整體關係。因此,健康正面的'台灣意識'只能從兩岸中國人共同創造的新中國認同中才能找到合理的歸宿。”⑲“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提出以及“兩岸共同意識”建構已成當務之急,橫跨兩岸超越彼此狹小視域的“新中國人認同”已現端倪。
結 論
就今天而言,“台灣主體意識”這一話語仍處於建構之中,不同的群內施動者如國、民兩黨都在極力競爭話語主導權,同時也在實踐性互動過程中逐漸就兩岸關係、台灣未來發展等群體性認知建構出共有知識。但無論如何“台灣主體意識”有其封閉性和狹隘性,只有建構融合兩岸的超越性認同,才是破解其“分離”傾向這一弊端的根本途徑。“台灣主體意識”具有歷史合理性,因此無需消解,而需要疏導和改善,使其成為台灣社會健康的群體意識和集體知識。目前來看,應當從文化和教育入手,改變台灣社會尤其是李扁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行徑,強化兩岸共同史觀論述,使中國人認同更好地導引入“台灣主體意識”的話語建構過程。另一方面,建構新的“兩岸共同意識形態”也是平衡“台灣主體意識”的重要手段。兩岸共同意識形態,即兩岸人民的群際共有知識。通過連綿不絕的跨兩岸人員與經貿往來以及社群情感連接,逐步構築兩岸經濟社會的一體化結構,形成一系列的共同治理機制,建構超越原有“忠誠中心”的新的認同中心,進而產生兩岸共同認可和尊重的意識形態體系(共有知識)。我們相信通過兩岸人民的交流和溝通,“台灣主體意識”會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健康的、更具包容性的心理文化。
注釋
①學界對“台灣主體意識”已有大量高質量的分析,本文嘗試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②劉酈.從權力/知識觀點看當代西方哲學的一種知識觀〔J〕.河南社會科學,1998(4).
③姚大志.當代西方政治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60.
④姚大志.當代西方政治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63。
⑤姚大志.當代西方政治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64。
⑥文兵.福柯的現代權力觀評述〔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3)。
⑦戴國輝.台灣結與中國結[M].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67.
⑧回顧驚心動魄的5次台海危機〔EB/01〕.中國台灣網 http://www.taiwan.cn/twzlk/lsh/zhanhou/200909/t20090903_991098.htm
⑨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M〕.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11。
⑩陳星、相靖.“台灣主體意識”的概念性解析〔J〕.台灣研究集刊,2009(4)。
⑪金源坤.台灣意識的政治化與社會分裂〔J〕.兩岸關係,2006(4)。
⑫文兵.福柯的現代權力觀評述〔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3)。
⑬陳星、相靖.“台灣主體意識”的概念性解析〔J〕.台灣研究集刊,2009(4)。
⑭李東曉.福柯的話語權力觀與“沉默的螺旋”〔J〕.中國傳媒報告,2010(1)。
⑮金源坤.台灣意識的政治化與社會分裂〔J〕.兩岸關係,2006(4)。
⑯福柯著、于海譯.真理與權力[EB/01].http://jinglanke.fyfz.cn/b/290130。
⑰王建民.“台灣主體意識”對島內政治和兩岸關係的影響日益嚴峻〔J〕.中國評論(香港),2012(4)。
⑱陳孔立.走向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245。
⑲劉國深.當代台灣政治分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63。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12月號,總第22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