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華人“最終選擇”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05 11:58:37


 
  圖為中華公所在柏山墓園購置的墓地,也是紐約華人僑團最早購買的墓地之一,現在一些墓碑上的字跡已斑駁不清。(美國《星島日報》)

  “我最早在印度尼西亞生活,1978年來到美國,”陳麗回憶說,之後她先後輾轉到過北京、福建、香港,最後在美國安定下來。陳麗嘆口氣說,“現在親人在美國,我們一年比一年老,不可能老是回去。不可能回去的情況下,(骨灰)放在那邊怎麼辦?可以委托那邊的親人,可那邊的親人老了,下一代不可能為你做這些事情。就算你寄錢也不可能。所以盡可能地把親人移過來。”

  陳麗說,因為聽朋友說聯成公所這樣的社團每年會雇車組織會員一同掃墓,所以想來先了解一下情況,“就算以後我們不懂去墓園的路,他們有車接我們一起去。每半年可以去看一次,心里也就安了嘛。把親人祖先帶過來,想念的時候就可以去看一下。心安理得,這是最重要的。”

  在趙文笙的介紹下,陳麗去年重陽節跟隨開平同鄉會前往該同鄉會購置了墓地的新澤西 的尤因教堂墓地(Ewing Church Cemetery and Mausoleum)參觀。那一天風和日麗,近百名開平同鄉會成員搭乘數輛大巴一同前去掃墓。開平同鄉會主席馮天仕、鄧學源等人早早準備好金黃的烤乳豬、白切雞、生果和傳統祭祀用品。大家進行公祭後,再各自前往自己親人的墳前上香祭拜。有的人仔細地將一迭迭紙錢燒盡,有的人在墳前擺上幾盆菊花,有的人將生果和肉擺在墳前磕頭跪拜,有的人則輕撫墓碑,低聲絮語。

  祭拜後,四散的人群又聚集起來,空氣中頓時充滿了鄉音與親切的交談。男人們將乳豬切成小塊,女人們將食物裝盤分發給眾人。陳麗站在一邊,靜靜地看著。有人將一盤食物遞給她,她猶豫了一下,笑著接了過去。

  掃墓結束後,她對趙文笙說,自己決定在尤因教堂墓地購置雙人墓地,將丈夫安葬於此,也為自己身後事提前做準備。陳麗說,“生的時候大家一起聚會、打麻將,嘻嘻哈哈,可能地下的世界也是這樣,可以融洽生活在一起,親人又可以再見面,大家(骨灰)都放在一起,我們在這裡有個安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