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瘋狂”的瓶子--海絲路上的青花奇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5 12:07:51


 
  反轉劇情

  今天的邁森,是“德國的景德鎮”,是德國瓷都。在邁森市中心教堂的塔樓上,37個小型瓷鐘,每逢准點,鐘聲響起,匯成一種融合了金屬和瓷器樂音的新聲樂。

  絲路就是這種融合的紐帶。當古代畫有石榴、桃子圖案的青花瓷進入歐洲時,歐洲的工匠們並不熟悉這些水果,他們在仿制時,便用中國筆法和西方人熟悉的洋葱製作出著名的“藍色洋葱”系列青花瓷,至今仍是收藏家追逐的對象。

  英國陶瓷藝術家、小說家艾德蒙·德瓦爾在其著作《白瓷之路》中寫道,以瓷器為載體,這種東西方藝術碰撞了幾個世紀。

  他寫道,當阿拉伯人和西方人不再滿足於購買成品瓷器,中國開始為外國商客量身打造“外銷瓷”。按照歐洲人的記述,中國人當時對西方文化還知之甚少,對西方人要求瓷器上繪制的一些裝飾,比如特殊紋章和宗教典故等,只能通過言傳意會,最終圖案完全取決於匠人的想象力。不少歐洲商人把這種訂制瓷形容為“聽筒傳話”,聽筒一邊是歐洲人的商業設計,聽筒另一邊則是東方人的無限想象。

  恰在今天,那些帶著融合烙印的“華洋結合”式瓷器被視作一代經典。例如,雍正年間出口過一種釉裡紅盤到歐洲,在西方主題的畫面裡,插著翅膀的天使卻有著中國孩童的笑臉。

  黎玲說,邁森瓷今天約有三成銷往亞洲,其中中國購買者越來越多,“作為瓷器大國,中國人更懂得欣賞”。邁森瓷的設計師還專門設計了以中國生肖為主題的瓷器,著眼中國市場。

  從中國出發的瓷器,如今正承載著新的藝術內涵返回中國。三百年刹那時光,制瓷技術與藝術在東西方流轉。西方人早年探索東方時那種財富、權力與欲望的張揚,在絲路交往中早已沉澱為技藝與文化的交融,這也許就是絲綢之路的最大魔力。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