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獨家專訪:施燕華回憶愛人吳建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8 00:11:26


2003年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在愛麗舍宮為即將任滿回國的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頒授“法國榮譽勛位團大騎士勛章”,在授勛儀式後和吳建民大使伉儷合影。(網絡資料照)
 
  “我不在乎,最後歷史自有公認。”

  在媒體看來,吳建民一直是溫文爾雅的外交儒將,是中國和平外交的代言人。對於丈夫吳建民生前大力主張和平理念,施燕華十分認同。“他的想法是,一定要和周邊的國家搞好關係,把大國關係搞好,為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施燕華認為,我們現在有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來發展,與周邊國家“交惡”對改革開放是沒有好處的,反而要善於利用國內外資源促進改革開放。

  “因為世界大背景變了。”施燕華對記者分析,上世紀,世界分裂為帝國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兩大陣營,後來演變為美蘇對立,在那時,沒有和平的基礎,想發展也很難。但她認為,儘管目前各國還存在一些分歧,局部地區還有衝突,但大規模的戰爭打不起來了。

  施燕華說,鄧小平的“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這句話,吳建民經常掛在嘴邊,也是指導他對外交往、發言寫作的重要思想。不過,吳建民作為一位具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有人讚美,就有人非議,近年來網絡上對吳建民發表的個人言論出現了一些刺耳的聲音。

  對待這些“聲音”,施燕華坦言,“吳建民不怎麼看,但我之前經常看。”有時看到一些過於偏激的話,她還會問吳建民,是否要發給他看,“但他都擺擺手說不看,他說,‘我不在乎,最後歷史自有公認’。”施燕華告訴記者,吳建民對此一點也不介意,也不會因此而影響情緒,因為他堅信自己的做法是對的。

  “有時候我看了會生氣,後來我也不看了”,施燕華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