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獨家專訪:施燕華回憶愛人吳建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8 00:11:26


施燕華與中評社記者合影(中評社 束沐攝)
 
  “繼續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現在,施燕華有了新的職務,那就是吳建民公益基金會的會長。

  她告訴記者,基金會的註冊資金主要來源是交通事故的一筆賠償金,“我收下來心裡會難受”。施燕華原來想用於資助研究國際關係的學生,後來有人提出了籌辦基金會的建議。施燕華向記者介紹,基金會的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整理出版吳建民的書籍和資料,二是開展公共外交。

  採訪進行中,施燕華拉起記者的手,帶記者參觀了吳建民的書房。“最近組稿了一些朋友、同事們的紀念文章,題目叫《難忘吳大使》,另外一本關於公共外交的書籍也即將出版,吳建民生前最後一本書是談外交,現在再出一本關於吳建民談公共外交。” 

  吳建民在擔任駐法大使期間為中法友誼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在法國對一些年輕人也十分具有影響力。基金會在今年5月底舉辦了“吳建民國際青年訪問計劃”,一批法國青年學者來華訪問,他們參觀走訪了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企業、農村,穿越中國的東部和西部,與中國年輕人交流。“我想這些法國青年學者很感興趣,他們對中國很有感覺。”施燕華親自出席歡迎晚宴,向他們致以熱烈歡迎。

  談到對基金會未來發展的期許,施燕華告訴記者,吳建民公益基金會是一個民間組織,而且是新中國第一個以外交官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這體現了政府對民間組織的支持和信任,是我們的幸運。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政策,搞好公共外交,為提高國人對外交的正確認識出力。”

  “有人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吳建民走了以後,誰來反對民粹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對於這個問題,施燕華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回答,“我想把這件事(基金會)做下去,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對內多講‘愛祖國、愛人類’,把吳建民的外交理念進一步闡述,進一步弘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