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蔡英文錯估了大陸堅定反對“台灣獨立”的堅強決心與鋼鐵意志。
馬英九認同“九二共識”,8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了雙方交流交往的豐碩成果。蔡英文上台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檯面上巧舌如簧地一再宣稱“維持現狀”,至於維持的是馬英九的現狀,還是陳水扁的現狀,從不破題點明,自以為如此運作一舉兩得,既不得罪黨內基本教義派,又可享受和平發展的紅利。
大陸及時識破蔡的真實意圖,將以往的“防獨”、“反獨”,升級為“反獨與遏獨並重”,在海內外建立起廣泛的反“台獨”的統一戰線。今年大陸“兩會”期間,“反對和遏制台獨”成為與會代表在討論兩岸關係時的主基調,其中的“遏獨”兩字,反映了大陸對台灣執政者兩岸關係動向的高度警覺及反制意志,預示面對未來,台海局勢將會比過去更趨向複雜嚴峻、動盪不安。大陸在反對“台獨”的同時,再強調予以“遏制”,則顯示大陸除了立場上的聲明之外,已展現出,並還將進一步展現出在行動上有所作為。今年3月,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兩會”接受記者採訪時所發表的“‚台獨‛ 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的談話,因打破了蔡英文對“維持現狀”的“期望”,擊中了她的要害,使其按捺不住跳出來指示下屬,以十分激烈的詞語予以反擊,撕下過去一段時間披著的“不刺激”、“不挑釁”的畫皮。
三、蔡英文以慣常錯誤的眼光,來分析、判斷美陸台的戰略三角關係,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長期以來,美陸台戰略三角關係是用來觀察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參考架構。這個三角關係目前已經出現一個重要的動態趨勢:兩岸的實力差距愈來愈大,中美的實力差距愈來愈小。首先,中美實力差距愈來愈小,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代價將愈來愈高。事實上,根據美國民意調查,美國民眾根本不願意為了台灣和大陸兵戎相見。其次,島內的藍綠內鬥已經耗掉了台灣大部分的實力,其結果使得台灣經濟的前景一片黯淡,迫使台灣的經濟愈來愈離不開大陸。
馬英九時期,奉行“親美、友日、和中”的政策,這三者間絕不是等邊的關係,兩岸關係是這三邊關係的基礎與主軸。蔡英文出於“台獨”的所需,試圖聯美、日,來抗拒大陸。儘管美、日出於對華政策的“兩面性”,一定程度會利用民進黨,利用“台獨”牽制、遏阻中國大陸崛起,但美、日只會允許自己打“台灣牌”,而決不會允許台灣將美、日當牌來打。一旦台灣傷害到美、日自身的利益,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台灣。這個從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拒絕與蔡英文再次通話可見一斑。況且,蔡當局投靠美、日,打“倚美日對抗大陸”的算盤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受害的必然是台灣民眾。
四、蔡英文錯誤地認為,牢騷滿腹的島內憤青是“天然獨”的社會基礎,作為“台獨黨”的民進黨,與“天然獨”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同盟關係,“天然獨”緊跟民進黨是理所當然的惟一選擇。
“天然獨”這一新創名詞有其極大的局限性,它決不是專指生來就具有“台獨”思維的青年,而主要是指當一部分青年對現實不滿,對當權者不滿後,受社會一些別有用心人士政治操弄、蠱惑利用,被裹脅而被動走上“台獨”歪路。當民進黨執政後,追尋未來、追尋幸福的“天然獨”青年感覺到島內經濟更悶,未來願景更虛無縹緲,連原有的“小確幸”、“小清新”都無法享受,時間一長,他們必然會與操弄者、蠱惑者決裂、分手。
五、蔡英文被308萬勝選票沖昏了頭,狂妄自大、自我膨脹,對所交手的對手毫不瞭解,錯將大陸中共當成可捏可撕的國民黨。
蔡英文的“自動靠攏論”一出籠,除了盲目推崇她的粉絲外,連稍有頭腦的綠營學者也連連搖頭。一年多來兩岸關係的僵持對峙現實充分表明,蔡自創理論的荒謬、弱智、可笑,不堪一擊。
針對蔡英文戰略錯判的若干思考
一、務必深刻、清醒地瞭解、認識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種種戰略錯判,前瞻性地做出預判,並制定好妥善的應對預案。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種種戰略錯判,是出自自身的“台獨”本性、堅守民進黨的“台獨”政治路線的必然結果。儘管戰略錯判如此之多,但她不會自覺地意識到,哪怕屢經挫折有所感悟,也決不會輕易改變。這是唯我獨尊的蔡英文的個性所決定的,而蔡的種種戰略錯判對兩岸關係的負面影響極大,還將會越來越大。對於這一點,我們務必有深刻、清醒的瞭解與認識。
為此,從現在起我們應聚精會神,多領域、寬視角、多元化地深入研究、分析蔡英文執政前後在兩岸關係方面所做的戰略錯判的大數據、背景、原因及所造成的惡果,前瞻性地做出預判,並制定好妥善的應對預案。
二、大力壓縮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可採取“不同國家(或組織)、不同策略;堅持原則、個案處理”的舉措。近一年來,大陸針對民進黨上台後,“台獨”分裂勢力在國際範圍的頻頻挑釁,與其展開了激烈較量,採取“不同國家(或組織)、不同策略;堅持原則、個案處理”的舉措,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WHA模式”,即將台當局擋在須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會議門外,嚴禁台當局在沒有與大陸協商基礎的情況下,以任何名義出席國際組織相關會議,但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允許台灣參加WHO的專業技術會議。第二、“聖普模式”,即“斷交模式”,適時恢復與台所謂“邦交國”的外交關係,要求其斷絕與台灣一切官方往來。第三、“奈及利亞模式”,即禁止使用“中華民國”字樣稱謂、將駐紮機構趕出該國首都,禁止該國與台當局發展任何實質的官方關係。第四、“斐濟模式”,即要求我邦交國撤銷駐台機構。第五、“越南模式”,即中國與越南在日前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簽署《中越聯合公報》,越南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統一大業,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不同台灣發展任何官方關係”的立場,打響了東南亞國家反對蔡英文藉“新南向政策”挑釁“一個中國”政策的第一槍。
未來根據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大陸方面還應拿出各種相應的政策工具,採取對應的模式,壓縮台獨的國際空間,有效對付“台獨”勢力的各種挑釁。
三、民進黨慣打“悲情牌”。當其“台獨”真相被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認知、識破,“悲情牌”將會逐漸失效。蔡英文當局慣用的手法是,試圖通過升高兩岸雙方的敵意與對抗,來轉嫁島內壓力,將兩岸僵局的責任歸咎於大陸,塑造台灣處處被大陸打壓的悲情,從而依靠操作台灣民眾的挫折感,來維持其搖搖欲墜的支持度。這是民進黨長期以來玩弄的老把戲。如近來蔡英文當局在島內外一再聲稱,甚至組團到WHA會場之外“喊冤”鬧場,台灣無法參與今年WHA,主要責任是“大陸的打壓”,不參加WHA“會影響台灣民眾的健康利益”,企圖將責任完全推給中國大陸。但是“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近一年來兩岸關係的惡化,主要責任在於蔡英文當局“破壞兩岸現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在參與WHA問題上,台當局本來就不具備作為會員的參與資格。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能夠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也並不是無條件的,是因為兩岸具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才有了在參與WHA等國際事務上的合情合理的安排。因而,當其“台獨”的真相被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認知、識破,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思,蔡當局的“悲情牌”將會逐漸失效。
四、大陸遏制“台獨”應剛柔並用。大陸遏制“台獨”,不應盡是剛性手段,也要有爭取大陸台商、台灣民眾的柔性手段,這也是“反獨遏獨”的必要方式。近年來,大陸各級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使得來大陸投資經商的台商、台灣工商界享受基本國民待遇;讓台灣企業享有和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大陸還將其發展機遇擴及讓台灣基層民眾、青年共享。為此相關的配套政策、法律要加緊制定或修改。一經推出,則應第一時間通過媒體及台辦系統、台協會加強宣導,並通過適當方式予以輔導。涉台的法律、法規、政策有其權威性、嚴密性及嚴肅性,任何地方、任何部門在執行時不得走樣。若違反一經發現,須立即嚴加處置。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7月號,總第23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