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學生做國際義工:時尚背後有多少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1 11:28:24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曾供職於某國際義工組織的業內人透露:“很多所謂國際義工組織都是低門檻,交錢就能參加,而且收費高,打著非營利組織的名號,收著一周少則幾千元、動輒上萬元的項目費,但是一般義工組織花在義工身上的費用絕不超過報名費的30%。此外,這些組織往往管理不規範,項目過程中隨意變更安排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心動的大學生們往往需要費很大力氣“說服父母”。

  “我在知乎和微博上看了許多參加過的大學生的文章分享,就覺得有安全保障”。張蒙蒙表示,“一開始爸爸媽媽很擔心,他們感覺不安全,懷疑這個項目的真實性。後來我把這個項目的公眾號和別人的參與經歷給他們看,才說服他們。”

  對於參加國際義工活動的安全問題,張蒙蒙表示:“一定要對自己所參加的項目有前期了解,找成熟一點的義工組織報名,多問問參加過的前輩,並且自己要買好安全險。到達了義工活動所在地後,要時刻向父母報備自己的位置,和同行的小夥伴們好好相處,互相照應。”

  事實上,感覺被義工組織“坑”了的學生不在少數。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行程安排和最初規劃不符、住宿條件差、亂收費等成了參與學生最常遇到的問題。

  在江蘇省某高校就讀公益慈善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周月這個暑假本著志願服務第一的心態參加國際義工活動,卻“被旅行”了一把。

  周月打算在暑期進行一次跨國的專業實踐,便報名參加了一位越南的特殊人群志願服務項目。但報名的組織告知她,進行該志願服務之前,必須先報為期一周的“文化體驗項目”,“太坑人了,就是天天帶著我們跑景點,和國內的跟團游簡直一模一樣,這與我最初的義工計劃相去甚遠”。

  追求“公益光環”不是只有國際義工一種方式

  當“國際”和“公益”碰撞在一起,“國際義工行”這樣的模式既滿足了大學生們出去旅遊的心願,又能讓他們收獲各種高大上的經歷和光環,也讓自己向父母申請旅遊時多了不少難以反駁的理由。

  然而,出國做義工真的能達到學生期待的“高大上”的目的嗎?

  “我到底是為了支援別人還是在幫助自己?”國際義工活動的確可以為落後地區提供人力物力的幫助,但對於許多出國黨來說,其主要目的並非於此。

  眾所周知,歐美國家的志願服務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更將志願服務納入了學生的綜合考評體系。因此,義工經歷也成為大學生申請國外高校的一大加分項。不少“出國黨”將這一紙證書視為邁入國外名校的重要砝碼,不遠萬里的義工之行只為在履歷上重重地寫上一筆“海外志願經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