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學生做國際義工:時尚背後有多少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1 11:28:24


 
  呂蘇奇是一名留學美國的大二學生,暑假回國後她又匆匆趕往越南參加為期三周的義工項目。她坦言:“我未來計劃申請美國醫學院的碩士研究生,而海外志願醫療服務絕對是必不可少的經歷,否則自己根本沒有機會與他人競爭。”

  許多國際義工組織也恰恰抓住了學生的名校情結,著力宣傳志願者證書在申請學校或求職時的含金量,吸引學生參與其中。但有留學機構負責人表示,志願經歷是加分項,但絕不是必備項、唯一項,有了證書就能進國外名校,則未免有些混淆視聽了。

  當回到項目本身,大學生們所從事的義工活動究竟能給當地帶來什麼樣的效果?

  周月告訴記者,成熟的義工大多具備教學、救護等專業技能,且必須經過報名、篩選、面試、培訓等流程才可開展志願活動。“但一些組織准入門檻過低、放水嚴重,使得義工們到了志願服務地點後往往感到很無力,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即使做了也有種幫倒忙的感覺。”

  對於大學生來說,目前國內熱門的一至三周短期義工項目,由於時間較短,讓他們來不及真正進入角色,因此無法給予當地太多的實際幫助。周月在國內從事過長期的志願工作,對此深有體會:“像孤兒院、特殊人群等應得到長期陪伴,義工的頻繁更替反而易造成這一群體安全感的缺失。”

  對於暑期居高不下的國際義工熱,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欣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學校有義務提醒學生確保自身安全,學生也需事先了解清楚。確保項目本身的安全性並獲得監護人同意。

  “學校不排斥學生利用暑假參與類似項目,但建議先在國內積攢志願服務經驗,出國才能達到更好的公益效果。”王欣表示,不少高校團委、學生工作相關部門都會定期組織志願者團隊,前往國內貧困地區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學生大可通過這一官方渠道實現義工夢想。(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