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兩岸新政綱“新”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7-10-09 00:13:15


 
  “和平政綱”具有多重戰略功效

  “和平政綱”的核心是“和平協議”。洪秀柱在國民黨最困難時期敢於亮出“和平協議”,是振奮黨心、深得民心的一大創舉。而吳敦義在談到洪版政綱建議兩岸簽訂“和平協議”一事時,輕描淡寫地表示,目前國民黨還未執政,因此沒有權力去簽署,否則違反現有“法令”。從表面上看,歷來小心翼翼的吳敦義是怕給民進黨當局抓小辮子而格外當心,實質是反映出因目無遠慮,而界定此為尚不成熟、實無必要之舉。

  作為在野的國民黨,敢於擺脫民進黨的死纏爛打,高瞻遠矚、振聾發聵地力主兩岸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具有多重戰略功效:

  一、明確告知台灣民眾,目前兩岸仍然處於敵對狀態。到目前為止,台灣民眾普遍有一種錯覺,誤以為兩岸目前已是和平狀態。但實際的情形卻是:從法理上來說,兩岸目前的現狀仍是敵對狀態,而非和平狀態。目前兩岸的敵對狀態,始於上世紀國共之間的政治鬥爭,後轉變為軍事鬥爭。國民黨敗退台灣後,內戰的形式演變為兩岸的敵對。故兩岸至今的敵對,“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若兩岸之間的敵對狀態不能結束,這對台灣是有利還是不利?!

  二、明確告知台灣社會,要根除“法理台獨”,只有從法理層面積極運作,才是根本途徑。台灣民眾對“法理台獨”深惡痛絕,可島內政黨政治帶來的政黨輪替,給了“台獨黨”掌權的可能性。而其一旦上台,常會給“法理台獨”推波助瀾。具有法理權威的兩岸“和平協議”一旦簽訂,就會將“法理台獨”關進法理的籠子裡。在野黨極力宣導,執政黨即使無視,會受到社會譴責、懲處,而在野黨以此為競選政見獲勝,執政期即可付諸實施。

  吳版兩岸新政綱的消極影響

  細讀吳版兩岸新政綱,最大的感覺是,新意寥寥,幾無創新。但對新政綱的任何解讀,都必須實事求是,科學分析。儘管島內各個政黨對此有著全然不同的詮釋,但筆者認為,其積極面仍為數不少。最亮眼的是堅決反對“台獨”,這與大陸的對台大政方針完全吻合。當台灣社會對吳敦義兩岸新政綱有“獨台”疑慮時,吳敦義多次做出鄭重否認,並表示他在競選國民黨主席時,就已經把基本立場說清楚了,主張“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在這次國民黨20全1次會議上吳所發表的就職講話中,又再一次予以重申。

  吳版兩岸新政綱雖字數不多,可令人最為擔憂的是,字裡行間所透露出的不可不看到的消極影響。

  第一,對國共兩黨政治互信的基石——“九二共識”的態度有所倒退。與前兩任黨主席相比,吳敦義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在國共兩黨交往的過程中,各種困難比比皆是,只有堅持“九二共識”,才能增進互信。有了互信,兩岸才能簽訂包括ECFA在內的23項協議;“習馬會”才不負眾望,在新加坡順利舉行。洪秀柱則更進一步,要“深化九二共識”,以“和平政綱”來對抗“台獨黨綱”。可吳版兩岸新政綱卻始終處處凸顯“一中各表”。這誠如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黨代會閉幕後所指出的,“不能淡化‚一中‛,強化‚各表‛,這樣未來會有很大的危機”。日後吳敦義的兩岸政策究竟如何進一步演變?人們必將密切予以觀察。

  第二,在統一的重大問題上,吳顯得比馬更為謹慎、保守。馬英九對兩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統一常直言不諱。而吳以“現階段沒有統一條件”為理由,從不談兩岸統一,極力予以迴避。反映在新政綱中,更多凸顯“各表”及“中華民國”,而非著墨於“一中”的論述與表態。吳在這方面所花的功夫不可謂不深。對此洪秀柱一針見血地指出,“不講‚統‛,只‚反獨‛,就是培育‚獨‛的溫床”。

  深綠的“台聯黨”出人意料有所呼應,在“恭賀”吳敦義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時,呼籲國民黨改變過去“媚中路線”,成為“真正愛台灣的本土政黨”。台灣媒體指出,在兩岸統一這塊試金石面前,若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與綠色政黨缺乏必要的區隔,就無法繼續扮演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角色,兩岸關係將失去一層必要緩衝,屆時台灣的處境就真的危險了。

  第三,在對兩岸論述含糊不明確的同時,卻朝“中華民國”方向清晰,使大陸無所適從。2016年台灣“大選”,國民黨慘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對兩岸論述的不明確。有分析人士認為,蔡英文原對“九二共識”是一味反對。而此次“大選”卻“學乖”了,含含糊糊,似是而非,迴避閃躲。這種模糊之所以獲勝,是相對於原先的反對前進了一步。而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論述原較為清楚。“大選”時因怕被扣上紅帽子,變得扭扭捏捏起來,結果不輸才怪。而今吳版新政綱一反常態,對堅持“一中”大打折扣,“一中”內涵朝“中華民國”方向清晰,使大陸無所適從。

  對吳敦義的三大觀察指標

  對於國民黨新任主席吳敦義,黨內充滿了期待的眼光,期待他能儘快將國民黨帶出低谷。他從政早,時間長,歷經各個重要職位磨礪,資深而又智慧。這一些都是高票當選的重要因素。但身為“百年老店”的“掌門人”,即將面對2018台灣重要的地方選舉、2020年的“總統大選”,吳敦義無疑要經受重大考驗。與此同時,大陸也要對這位國民黨的新主席、島內藍營的新共主,繼續“聽其言、觀其行”。為此聚焦吳敦義,至少會有三大觀察指標:

  一是對國民黨的定位。究竟是如其所說,始終堅持定位中國國民黨?還是悄悄蛻變,名稱雖不改,實質卻在朝台灣國民黨方向演變?甚至在“適當的時機”,“順水推舟”連名稱都改掉?

  二是吳敦義對今年年內有可能舉行的國共論壇究竟持什麼態度?是熱心?還是冷淡?是全力以赴?還是可有可無?通過國共論壇想達到什麼目的?是欲進一步增進兩黨的互信,推動兩岸民間關係可持續發展?還是僅僅是以此為接觸平台,為國民黨以及自己撈取更多的選票,並獲取大陸釋放的更多紅利?

  三是針對民進黨斬草除根的“去中國化”重大步驟、決策、舉措,究竟採取什麼應對之策?是第一時間即有強烈反應?還是事不關己、拖拖拉拉、消極應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眼開眼閉,得過且過?在事關“台獨”的大是大非面前,時間會做出嚴肅的檢驗與定論。

  國民黨在“台獨”最猖獗、兩岸關係最困難的時期,頂住重重壓力,堅持“一中原則”,堅持民族大義,與大陸一起打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這一切來之是多麼不易。我們有理由相信,如今接過黨主席接力棒的吳敦義,不會甘願身背駡名,有辱使命,給百年老黨抹黑。

  吳敦義能否開創屬於他的時代的國共新關係?在當前兩岸關係嚴峻、僵持、低迷的狀態下,吳能否施展自己特有的智慧,使國民黨力量逐步發展壯大,並重返執政之路?能否在當今極其複雜的新形勢下,開創兩岸交流新模式?人們將拭目以待。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9月號,總第237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