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刻意回避而消失。從這個層面上看,無論《二十二》是“溫柔的講述”,還是“淩厲的揭示”,其意義都不僅僅在於通過鏡頭搶救式地記錄這一群體的生活現狀,為歷史留住最後的證人,更在於通過電影這一傳播方式,讓“慰安婦”重回我們的視野,讓這一話題承載的歷史與現實的複雜性充分地呈現在大衆面前。
正如參與東京審判的中國法官梅汝璈常被引用的那句話所說,“我不是複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帝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歷史必須得到正視。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把握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精神實質、理解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內在動力,更好地銘記歷史與開創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