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為什麼說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http://www.CRNTT.com   2017-10-07 09:26:52


 
 
  “樂律”是中華先民的偉大發現,是人類的大智慧。五運六氣就是研究如何“與天地同和”的學說。
 
  《史記》記載:“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五運由察天象而定時位,故代表五運(五行)的符號稱“天幹”。運氣學說以“五音建運”,故五運也需合乎樂律。黃帝時代在對宇宙自然六氣十二律和五運周期認知的基礎上,完成了陰陽五行理論的構建。《漢書·藝文志》載:“言陰陽五行,以為黃帝之道也。”
 
  十二律呂不是由某個或某幾個星座作用於地球產生,而是整個宇宙與地球相應的綜合結果。研究天地、天人關係的最可行也是最正確的方法,是觀察地球上的各種物象和人體的各種感受,總結和把握其變化規律。中國古人用這種方法發現了“天人相應”規律,產生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從宇宙中一個個星球實體去研究天地、天人關係,永遠找不到十二律,也永遠產生不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共同的祖先觀念,首先是共同的文化觀念。最突出的是律歷,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陰陽五行思想和對天人合一的追求。
 
  《黃帝內經》植根於黃帝文化,《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學說,傳承發揮了炎黃文明的五六之律,凝聚了黃帝時代的文化精粹,是黃帝文化的活化石,故能成為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五運六氣學說在中醫理論中的地位
 
  中醫理論基本上建立在五運六氣基礎之上。
 
  中醫理論的基本模式是陰陽五行、藏府經絡。中醫的陰陽學說,由陰陽離合運動產生三陰三陽(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六氣,又稱“六經”。六經理論是中醫學的核心理論之一,指導臨床意義巨大。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以“六經”統方而成為中醫經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