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信息平台助力“走失”文物早回家
http://www.CRNTT.com   2017-12-29 00:35:01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網評:信息平台助力“走失”文物早回家 

  來源:光明網 作者:鄧海建
 
  浩蕩的文明,璀璨的文物,是中華文化自信之所在。不過,文物流失之痛,早已成為不容規避的社會問題。11月16日,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http://bdww.sach.gov.cn)正式上線。此後,海內外公眾如若獲悉涉及中國被盜、丟失文物去向的有關線索,都可在平台直接進行舉報。

  動動手指,就能助力“走失”的文物早日回家——這大概是萬物互聯時代既有情懷、又有創意的務實之舉。截至目前,這一平台共在19個省份采集了2230餘份被盜(丟失)文物信息,先期發布約200條相關信息。邏輯上說,民間智慧若能按圖索驥下去,不僅文物追繳工作可以如虎添翼,文物犯罪亦能有力打擊。
 
  這些年來,大量有家難回的中國文物,不是遺散各地就是轉手在利益勾兌的名利場。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前統計,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如何讓這些中華瑰寶回歸祖國,始終牽動著國人的心。 
 
  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的構架,起碼有三重正向價值:一則,這是追索追繳文物方式的革命性變革。利用大數據、依托互聯網,乃至將平台融合進手機APP,等於為“走失”文物布下追根溯源的天羅地網。從專業追索追繳到全民共同參與,“朝陽群眾”也好“西城大媽”也罷,都能為“走失”文物的回家之路盡點心、盡份力。
 
  二則,它喚醒全社會呵護並珍惜文物的公共意識。平台上儘管都是被盜(丟失)文物信息,但在檢索與瀏覽文物影像、類型與名稱、編號與年代、工藝技法與完殘狀況等過程中,對網民來說,亦是文物常識和歷史的再教育。畢竟,對於文物保護的千秋大計來說,僅有一部《文物保護法》或一套保護機制還是不夠的。公眾對文物知敬畏、懂珍惜,平台上的數字才會小下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