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園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 |
四、中華文化在台灣源遠流長
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同心相系、同情相融,是血脈相連、砸斷骨頭連著筋的骨肉兄弟,都是共同的中華文化的傳人和精神家園的守護者。
把中華文化比作一棵大樹,台灣文化就是這顆大樹的分支。正因為台灣文化植根于中華文化這顆大樹,在台灣才能根深葉茂,同時台灣文化在發展中又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兩岸同胞一家親,植根於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共同的歷史文化。早在遠古時期,源自大陸的舊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已經傳播到了台灣。隨著大陸先民向台灣遷徙和開發台灣,大陸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哲學思想、倫理道德、宗教信仰、宗族制度等全方位地在台灣生根壯大。由於大陸移居台灣的先民主要來自閩粵,所以台灣的方言主要是閩南話和客家話。據台灣人類學家的統計,台灣人口中98%是漢族,其中75%是閩南人,14%是客家人,8%是大陸其他省籍人。台灣的民間信仰、飲食習慣、節日習俗、婚喪嫁娶、祭祀祖先的禮儀都來自閩南文化。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
正因為文化是維繫民族的精神紐帶,所以侵略者和殖民者為了維持自己的殖民統治總是從文化入手,都是“欲滅其國,先滅其史”的套路。在日本在台灣進行殖民統治的50年間,曾經強力推行“皇民化”,企圖湮滅中華文化,但是,台灣同胞始終保持著強烈的中華民族意識和牢固的中華文化情感。日本殖民者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廣大台灣人民的強烈抵制而無法得逞。在日本侵佔台灣的50年間,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以閩南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化的傳統從未改變。
抗戰時期,輔仁大學教授陳垣先生在辦刊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自費堅持辦《輔仁學志》。他說:“從來敵人要消滅一個民族,必從消滅它的民族歷史文化著手。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不被消滅,也是抗敵根本措施之一。”
歷史學家連橫以10年心血撰寫的《台灣通史》寫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高抬貴手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無法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求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姓。”他以史的意識強化國家民族意識和認同,可見,中華文化在民族認同上舉足輕重的巨大作用。
台灣作家吳濁流在《亞細亞孤兒》中塑造了一位具有中華文化薰陶的彭秀才,他為雲梯書院寫的一幅對聯:“大樹不沾新雨露,雲梯仍守舊家風”,隱喻中華文化這棵大樹根基深厚、枝繁葉茂,古老的、傳統的中華文化這個“舊家風”,一塵不染“皇民化”,是根本不會去沾染日本文化的“新雨露”的。這幅對聯是台灣同胞堅定地維護中華文化的決心形象寫照。
葉榮鐘在《台灣民族運動史·序》中,談到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同胞處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之下,不但未嘗一日忘懷祖國,且能以孤臣孽子之心情,苦心孤詣,維繫固有文化之不墜。”⑤
日本殖民者哀歎:“台灣改隸雖然已經過了40餘年,但現在保持著以往風俗習慣信仰。這種漢民族的意識似乎不易擺脫,蓋其故鄉福建、廣東兩省與台灣僅一水之隔,且交通來往也極頻繁。這些華南地方,台灣人的觀念,平素視為父祖墓墳之地,思慕不已。”
五、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
中華民族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證明:中華民族相互融合,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崇尚統一、維護統一的價值觀念。雖然歷經改朝換代、政權更迭,出現過地方割據,遭受過外敵入侵,特別是近代史上曾飽受外國列強的侵略瓜分,但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每一次分裂之後都復歸統一,並且都贏來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快速發展。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深深地根治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就是中國必須統一。文化認同比政治認同更為持久。“和為貴”、“大一統”的思想,可以為中國統一提供思想資源。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紐帶,是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重要基礎。正如國學大師錢穆說過的:“中華文化是中國走向統一的最大基礎。”台灣政治老人陳立夫先生也有過“中華文化統一中國”的說法。
文化的功效就是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覺中化入內心。所謂“去中國化”,就邏輯而言也是謬誤、荒唐的。化者,徹頭徹尾,徹裡徹外之謂也。既然是“化”了,能夠去得了嗎?正如魯迅先生諷刺的“抓著自己的頭髮,想離開地球的人”那樣可笑。
無論從上層士人文化的儒家傳統,還是下層的民俗文化的方言、宗教、信仰、習俗和民間工藝,台灣都是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和規範構建起來的。
文化就是生活。瞭解某種文化可以在走街串巷中得到答案。到過台灣的大陸同胞發現,中華文化在台灣得到很好的傳承和保存;有人認為,在保留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台灣甚至比大陸做得更完整。學者們以推崇儒家文化為榮,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可以感受到濃郁的中華文化氛圍。傳統的藝術形式,民風民俗、宗教信仰、中醫中藥、琴棋書畫、特色小吃、穿衣打扮等等在台灣舉目可見。正如台灣作家龍應台說:“在台北,當你真正深入下去就會發現,中華文化傳統正在這裡一脈相傳:榕樹下,大廟旁,你會看到拉著二胡唱戲的老者;學校裡,課堂上,你會看到吟詠唐詩宋詞的學子。”
六、“台獨分子”搞“文化台獨”的倒行逆施不可能得逞
台灣的“台獨”分裂勢力,為了達到他們分裂祖國的目的,也是從文化入手。
一個“台獨”作家這樣露骨地說出了“文化台獨”的“台獨”本質:“何以要從文化層面來主張‘台獨’呢?簡言之,因為這才是‘台獨論’的根本,這樣的‘台獨論’才有效,這樣的‘台獨論’才能使台灣真正獨立,亦即台獨有意義。”
他們與日本殖民者推行“皇民化”一樣,鼓吹所謂“台灣本土文化”,搞“文化台獨”。他們否認台灣文化是源自中華文化的的一部分,稱台灣文化是糅合了荷蘭文化、日本文化、原住民文化、漢文化、西洋文化的多元的海洋文化。將中華文化說成僅僅是台灣文化的影響因素之一。甚至誣蔑中華文化是必須淘汰、徹底拋棄的有毒的文化。
很顯然,他們搞“文化台獨”的目的就是妄圖切斷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臍帶,以改變台灣同胞的文化認同,進而改變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從他們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鼓吹“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的謬論就可以洞察他們分裂祖國的圖謀。
“文化台獨”從歷史文化上“去中國化”,誣蔑、醜化中華民族“殘忍、落後”,“台灣人要幸福,必須離中國越遠越好,必須脫離中國”。他們通過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在學生中建立台灣本土的主體意識。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他們對從小學到高中的教科書中,挑出幾千條“去中國化”的“不適用詞”:把原來包括兩岸範圍的“全國、國內、我國、中共”改為“中國”,把大陸各省都加上“中國”;把“中國人”、“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統統刪除;把“台灣光復”改為“戰後”;“國畫”改為“中國畫”,把“國語”改為“中國語”,把“國父孫中山”去掉“國父”等等,不一而舉。
馬英九執政後,對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去中國化”的“不適用詞”,部分進行了修正、勘誤,在局部進行了撥亂反正。增加了“兩岸同屬一中”表述和“去皇民化”的內容。把“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接受台灣”改為“光復台灣”等等;但對“海南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李白是外國人”之類“去中國化”的內容還沒有訂正,被稱為“課綱微調”。但是,即便僅僅是“課綱微調”,民進黨當局也不能容忍,他們上臺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撤廢了“課綱微調”。
台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在反抗外國侵略台灣的鬥爭中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歷史證明,不管台灣遭遇什麼風雨,不管兩岸關係歷經什麼滄桑,兩岸同胞始終心心相印、守望相助,沒有什麼力量能把骨肉同胞割裂開來。這就生動地證明:中華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牢不可破的。
深植於台灣社會的中華文化旗幟,並非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去除。“文化台獨”企圖削弱甚至切斷中華文化在兩岸的血脈相融,是刨根抽魂的無知狂妄行為,只會造成台灣社會精神缺失和錯亂,嚴重損害台灣社會心靈和機體健康。
台灣教授楊開煌認為,在台灣搞“文化台獨”、“歷史台獨”,完全是枉然的,而且會產生強烈的中國化的反彈。因為台灣文化來自大陸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台獨”分子搞“文化台獨”不得人心。台胞對把去大陸稱為“出國”、把台灣稱為“我國”這類“去中國化”毒害孩子的課綱憂心忡忡。他們說,這樣去掉了中國的語言、文字、人名、地名、書籍、媒體、文學、歷史、風俗、習慣等等,台灣還剩下什麼呢?
台灣的有識之士認為,“文化台獨”是台獨勢力搞的一個對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洗腦工程”,是個根本不可能得逞的“假議題”、“偽議題”。
2016年11月,台灣競爭力論壇發佈了一項民意調查。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由2016年上半年的46.8%上升到52%。其中有86%的受訪者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台灣民眾對台獨勢力搞文化台獨,企圖把台灣中華文化連根拔起,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倒行逆施是不認同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堅決反對。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我們絕不容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講話表明: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態度始終如一,立場從未改變,意志堅如磐石。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職責。確保國家完整不被分裂,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13億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
註釋:
①馬伯樂《唐代長安方言攷》P16
②亨廷頓《文化的重要作用》P8,新華出版社。
③黑格爾《歷史的地理概念》P123
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P114,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⑤《當代儒學與台灣本土文化運動》P263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3月號,總第24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