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有忠(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記者 李娜)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有忠在參加第四屆中華文化論壇期間談到,過去兩年來,儘管兩岸的政治氣氛低迷,但民間低政治化的交流項目,仍舊呈現日益多元的趨勢。短時間看來政治因素不易排除,但民間交流勢必、也必須持續存在,才有可能在這些交流中落實存異求同的目的。在諸多民間的交流項目之中,除了經貿追求共同繁榮之外,“文化”可以說是兩岸之間存在最多共同元素的議題。中國大陸在官方持續強調心靈契合的次數仍舊偏高,各種對台工作中,文化交流也始終是和平促統的重要方式之一。
沈有忠主要分析了中國大陸以及台灣對於文化交流的目的與主張,從討論了文化到政治的外溢效果。他認為,兩岸領導人對於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主張,可以說同中存異。相同的地方在於共同主張文化交流應該持續推動,但相異的則是中國大陸強調兩岸文化的同質性,而蔡英文卻不提兩岸文化同源,並且堅持台灣的主體性。
從工具論與目的論來說,出現了重大的歧異。沈有忠表示工具必須為了目的而存在,而文化交流做為工具,在中國大陸看來,目的是為了擴大兩岸的共同認同進而促進統一。但在蔡英文的方針中,文化交流作為工具,目的卻是凸顯台灣的主體性,以及透過交流承認兩岸在政治結構上的差異。兩岸雙方對於文化交流的目的顯著不同,則推動交流就存在難處。中國大陸在推動文化交流時,將重點擺在民間,兩岸的文化交流於是呈現了中國大陸是官民共同推動,而台灣只有民間投入,是一種不對稱的現象。
對於文化交流是否能外溢為政治上的認同,沈有忠表示,基於兩岸不對稱的交流過程,外溢效果目前看來相當有限,從幾份調查台灣人政治與身份認同的民調可以窺視一二。首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針對台灣民眾身份認同進行長期追蹤。在調查中顯示,對於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從1992年之後不斷攀升,至2013/14達到顛峰,約為60.6%,然後緩步下降,至2018年6月為55.8%;而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雙重認同,則約略從2013/14年的33.5%緩步上升為2018年6月的37.2。就此民調的趨勢來看,就身份認同而言,將近5%的變化相當有限,而且也難以推估是文化交流所造成的結果。
其次觀察政治認同,也就是調查台灣民眾對於統/獨的支持趨勢。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在2018年9月公布的民調,支持台灣獨立的民眾從2016年的51.2%下降為36.2%;相反的,支持兩岸統一的則是14.9%上升為26.1%。這份民調的變化趨勢,和身份認同的變化趨勢存在最大的弔詭之處,在於“身份認同變化有限,但政治認同變化幅度較大”。換言之,若兩份民調具有其信度,則台灣民眾在過去兩年來,出現一波“認同台灣,但趨向統一”的趨勢。這和中國大陸推動文化交流,希望從身份認同外溢到政治認同,有著“過程不如預期,但結果朝向預期方向”發展的情況。文化交流對於促進“中國人認同”的效果其實有限;但過去兩年政治上傾向統一的比例卻顯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