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美國地區政策的網絡聯合——
儘管將亞洲地緣政治關係的看成中美之間的博弈遊戲,是簡潔並具有相當解釋力的,但事實上該地區的國際秩序是由更廣泛的參與者共同創造和維持的。例如韓國和新加坡等地區大國,可以發揮出遠比其原始能力更為顯著的影響力。這次美國的地區戰略版本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強調與其同盟和夥伴國家的協同作用。
日、澳、印三國,也利用各個場合,針對各自在經濟聯繫、文化聯繫、地理延展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進行宣傳。在強調“東盟中心地位”和“地區包容性”的同時,有側重地積極深入發展與東盟在經濟、貿易、安全、軍事、社會文化方面的關係。各自在優勢領域發力,與美國的地區戰略相互呼應。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美國對地區總體投入資源有限的弱點。例如澳大利亞和日本在地區就擁有相當的財富、技術成熟度和有效的多維外交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對中美關係長期發展持悲觀判斷的地區,日、澳、印三國也從旁策應,起到了一定安撫地區緊張情緒的作用。畢竟,2018年整體而言,這三個國家自身也在加強或者試圖改善對華關係,且卓有成效。
對美國的不完全信任態度,也成為美同盟和夥伴國家積極參與地區事務的一大動力。特朗普對盟友的態度,讓澳、日等國保持警惕:若需與美國保持牢固的安全關係,必須做到兩件事:首先,減少對美國的安全需求,充分體現出自己可以幫助美國分擔軍費的能力。通過增加軍費,購買更多的美軍武器,以及更頻繁地參與地區軍事演習和巡航活動,來加強本國的軍事實力和地區的安全介入以減輕美軍的負擔,同時也增強與美國安全戰略的緊密性,獲得更多來自美國的戰略重視;其次,日、澳、北約等美盟國之間需要擴大和加強安全合作聯繫,用來補充與美國的不確定關係,以此增加安全感。
2019美國地區政治政策展現“聰明面貌”
上述分析不難發現,美國已經向東南亞地區發出清晰的信息。1、強調美國的貢獻,地區今天的發展有美國巨大功勞,“富有責任感和善意的霸權”對地區穩定和繁榮做出重要貢獻;2、長期性和穩定性一直是美國地區政策的最重要特點,“美國是太平洋國家”的定位,導致美國一定不會從地區撤出,美國今天的地區政策具有深刻歷史根基;3、美國是唯一能夠幫助地區國家對抗中國的力量,並且願意調整其地區政策,以更加強調經濟投入的方式來進行政策修正;4、同盟體系和地區夥伴國家網絡,是美國要捍衛的所謂“國際秩序”(law based order)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美國推進政策的重要合作對象。
毫無疑問,2019美國地區政策細化會得到進一步的深入。
2019年泰國作為東盟主席國,提出的發展主題是“推進可持續發展夥伴關係”,涉及以數字科技、基礎設施聯通以及綠色經濟為重點的努力方向。基於2018年美國地區政策變化的真切感受,地區政治精英判斷,2019年美國在東南亞的各種經濟、外交活動將會更加活躍。
泰國外長在2019年東盟外長非正式會議上強調會繼續推進“東盟智慧城市聯盟”項目。這與彭斯年底反覆強調華盛頓將“尋求改革美國發展金融機構——針對對外經濟發展貸款,建立美國——東盟智慧城市夥伴關係”的論調相吻合。相信“智慧城市”項目將成為2019年美國的地區合作重點,以此促進美國對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投資,刺激雙方貿易和資本流動的增長,並通過與東盟國家的網絡安全合作,來加強對東南亞的安全介入。
除了加強在“聰明城市”的合作外,一些商業質詢專家認為,華盛頓還考慮如何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推進與地區的其它合作項目。例如,如何為2016年華盛頓提出的“美國東盟連通計劃”(商業連通、能源連通、創新連通以及政策連通)輸入新的動力,以增強美國在商業、能源、創新和政策領域,與東南亞的經濟聯繫。通過參與上述活動,美國的投入將增強跨國供應鏈,從而增加美國企業的市場機會;還將進一步加強美國與東盟的關係,提升美國在地區領域的領導地位。此外,網絡安全也是美國在地區工作的重點,美國在地區的數字經濟投入,顯現出安全化、戰略化的潛質。
如果說美國正在試圖逐步建立更為系統性的對華整體戰略,那麼,身處印—太地理中心的東南亞地區,就是這種系統和全面對華戰略最有希望孕育成形並投入實踐的“試管”。
中美競爭關係在東南亞地區會如何演變?未來一段時期會呈現出怎樣的形態?美國單方面認為,未來美國與東南亞地區聯盟和地區夥伴的關係演變,會是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並進一步認為,如果美國能夠繼續與中國邊緣地區國家保持緊密聯繫的話,那麼,北京想在地緣政治鄰國中占據主導地位的行動將是困難的。
(作者周舟為國際政治時事評論員、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