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財政部: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業務運行成效初顯
http://www.CRNTT.com   2019-02-18 14:33:50


 

  三、加強上下聯動,注重政策協同

  在基金再擔保業務的引導帶動下,各地陸續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形成上下呼應與政策協同。

  一是設立省級擔保基金(機構)。北京決定通過整合和增資設立規模100億元融資擔保基金,湖北擬注資55億元重新組建省級再擔保公司。二是健全風險補償機制。江蘇設立3億元的融資擔保代償補償資金池,重慶對獲得基金分險的項目給予30%的風險補償,廣東研究建立省級再擔保風險補償機制。三是提高省級機構分險比例。北京、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四川、貴州等省級再擔保機構將風險分擔比例提高為40%,相應降低了市縣擔保機構的風險責任,將政策紅利進一步傳導至基層。四是降低再擔保業務收費標準。安徽率先推出免再擔保費模式,北京等地對部分重點支持的行業免收再擔保費。五是提高支小支農擔保業務占比。北京、江蘇、安徽等地擔保機構紛紛調整業務結構,壓降大額擔保項目規模,進一步聚焦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六是完善銀擔合作機制。浙江明確銀擔“二八”分險原則以及免繳保證金等要求;貴州推動10家合作金融機構降低對政府性擔保機構的准入門檻,加快授信准入。

  在基金業務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融資擔保行業仍存在聚焦支小支農不夠、業務剝離和清產核資難度大、資本實力不足、盈利能力不強、銀擔合作不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滯後等問題,基金引導放大作用的發揮,還需要各方面協同發力、久久為功。下一步,財政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6號),加快基金業務運作,充分發揮基金政策功能作用,引導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大支小支農擔保供給,帶動更多金融資源更好服務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業創新。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