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梁鴻鷹:文學創作更須堅守經典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20-04-11 12:44:03


 

  充分重視媒介環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文學發展到今天,歷經口耳相傳、說書講史、印刷成書、報章連載、網絡傳播等多個階段,不同時期的作家總是根據介質和傳播渠道變化而調整自己的寫作。當前,互聯網技術在素材、傳播、反饋等方面對創作產生諸多影響,重塑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為文學創作帶來新的便利。比如以文學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作為搭載平台,創作者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讀者。是追求讀者數量的最大化而迎合、從眾,還是堅持獨特定位而找到屬於自己的“這一群”讀者,主動權掌握在作者手中。有經典意識的創作者,若能熱情踏入生活溪流,用心感悟生活,傳達獨特體驗和思考,比此前任何時代都更容易找到知音。

  面對媒介環境變化,文學創作在遵循自身規律的同時,也需自我調適,講求“用戶體驗”,增強“讀者意識”。比如,重視表達方式和文字的親和力,文字更感性、更細致、更具畫面感,表達更精短、更直接、更凝練等等;比如,重視互聯網時代所強調的“問題意識”,善於從社會熱點議題中捕捉和回應讀者內心關切。創作者不僅從表達上,也從題材和主題定位上,面對新對象重新聚焦,重新組織,讓創作煥發新的氣質和神采。不論是回溯歷史,還是關注現實,都能給予讀者文學式的回應,並將讀者引致深沉境界而令其流連忘返。在新的媒介環境下,調整創作方法和策略,才能實現經典追求。

  有作家說,時間和讀者對創作的最終考驗可能不是跳得有多高,而是走得有多遠,當下獲得大量點擊不意味得到持久認可。一方面要重視讀者、適應變化;一方面要放長眼光、保持定力,堅信體驗深入、精神深刻、雋永表達對人類具有長久價值,堅信認知能力、審美光芒、價值追求是人類社會發展所必需。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文學創作的初心。

  以有深度的書寫開掘深層次精神生活

  深度體驗和深入思考,才能呈現一個可供“重新生活一遍”的獨特藝術世界。每個時代有其與眾不同的題材與主題,有其獨特時代關切與時代精神,經典之作凝結著作家對時代生活的深度思考。生活經驗在作家手裡不僅是寫作材料,更是文學想象的依據。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時曾深入鄉村、親下礦井體驗生活,以感受百姓生活酸甜苦辣。有了這樣豐富切實的體驗和對時代大勢的宏觀把握,一部當代經典才孕育問世。《平凡的世界》提供的時代鏡像及其中人物的命運、選擇、情感,使人沉浸其中“重新生活了一遍”,這種深度體驗是“微”“短”信息所無法提供的。文學創作者只有義無反顧地投入時代生活,才可能提供獨一無二的深度體驗,賦予創作長久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