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看到,有新聞報道西班牙人為了出門作出各種“奇葩”嘗試,比如網上流傳著一名男子扮成恐龍上街的視頻。“這個確實是有的,但當地華僑華人還是比較謹慎,認為沒必要冒這樣的風險。”另一段流傳甚廣的視頻則顯示,西班牙警察為了鼓勵民眾“快樂宅家”,吹號打鼓,在街道上開起音樂會來。
趙筱在意大利的華人朋友們也能宅家欣賞音樂會,“每天晚上6點有自發的陽台音樂會,我住的酒店周邊沒什麼居民區,但朋友們的鄰居都會放音樂,有的直接自己彈唱。這些對放鬆心態肯定也有益處吧。”
在瑞典,倪東主動選擇了宅家模式。“不管瑞典採取什麼抗疫措施,我們華人自己還是要小心,”他從3月初就不讓孩子去學校了,雖然瑞典的小學並未停課,但不去也不算曠課,“這一點相對靈活。”
“錢袋子”和“控疫情”不可兼得?
對於倪東來說,疫情帶給他最大的精神壓力是對事業的衝擊。“疫情在中國暴發時,我就很警惕,因為我是在瑞典從事旅遊行業的,所以對這個方面很敏感。當時同行還認為熬過四五月份,六七月份就會恢復正常。我認為這是最樂觀的估計,但我的判斷更悲觀一些,我估計這一年旅遊業可能就夠嗆了。”
倪東從事的旅遊業是這次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好在瑞典的福利是很好的,所以我現在能拿到以前報稅工資的80%。雖然沒有以前收入高,但基本生活保障沒有問題,再加上中國人本身就有儲蓄的習慣,相對來說也會好一點。”
在經濟狀況比瑞典更脆弱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從事餐飲、旅遊行業的華人數量更龐大,也更憂心收入、生意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