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穩投資新局:“補短板”和“擴乘數”
http://www.CRNTT.com   2020-05-12 09:59:10


 
  “重慶正從‘新基建’項目中嘗到新動能的甜頭。”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戴明表示,2019年重慶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6%和11.6%,集成電路、3D打印機設備、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液晶顯示屏、電子元件、平板電腦等新興產業增長均好於傳統產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下一步將研究出台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以提高新型基礎設施的長期供給質量和效率為重點,修訂完善有利於新興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准入規則,並抓好項目建設。

  業內專家認為,信息基礎設施側重數字基建,融合基礎設施關鍵在於培育豐富的應用場景,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應注意安全保障設施的建設。有關機構預計,“十四五”期間數字基建投資將達6.4萬億元,5G商用會帶動移動數據、信息服務消費、終端消費等8萬億元。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新基建”的核心在於支持數字經濟的發展。長遠來看,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新基建”涵蓋的範圍會越來越廣,影響會越來越大。

  傳統基建仍是“穩投資”主力

  記者採訪發現,各地推出的數十萬億投資計劃,一般是包含項目的總投資,大多在年度計劃之內,在2020年一次性投資完成的並不多。從投資內容來看,仍以傳統基礎設施項目為主,短期內“新基建”還不能扮演主要角色。

  被視為基建“晴雨表”的挖掘機,3月單月銷量創下了歷史新高。與此同時,水泥出貨率連續環比回升、3月社會融資增量超預期等信息均表明,逆周期調節下傳統基建開始發力。

  “我國基礎設施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說,一方面是傳統基礎設施短板補缺,一方面是以信息基礎設施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崛起。“新基建”從今年開始可望呈現持續性的跳躍式增長,從而在若干年後逐步擴大到主導固定資產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