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農村題材劇:鄉村的時代鏡像與農民的精神史詩
http://www.CRNTT.com   2020-06-07 16:42:22


 觀念衝擊之下,是如何在精神上艱難擺脫因襲的文化包袱與巨大的歷史變革之間的雙重擠壓獲得現代性新生的。

  與前一時期相比,這一時期的農村題材電視劇體現出兩個鮮明的特點。其一是翻轉了前一時期以鄉村的淳樸來批判城市的價值取向,展現了以城市文明為代表的先進文化對農村文化的衝擊、改造與提高,揭示農民在追求致富的過程中思想觀念與文化心理的急劇變化。《葛掌櫃》中的葛寅虎、 《神禾原》中的馮炳南、 《雪野》中的寡婦吳秋香等,一方面勇於衝破農村封建思想和落後觀念的束縛,辦工廠,辦養雞場,開大車店,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創業致富的弄潮兒。但同時農民傳統人格中的保守自私、守舊固執等因子也強烈地影響著他們的命運,讓他們無法完全掙脫歷史的局限性,往往成為歷史的夾心層。葛寅虎外穿羊皮棉襖內穿皮夾克的裝扮就是這一形象的表征。其二是對女性命運的格外關注,從前述諸多作品的劇名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這是因為農村女性身上往往集中承載了農村文化中的優缺點,其婚姻情感、人生命運也最能反映處於變革衝擊中的農民思想觀念和文化心靈的變遷。“農村三部曲”又被觀眾稱“女人命運三部曲” ,就是通過茂源老漢一家為中心,以棗花的情感與人生歷程為重點來描摹當代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農民精神世界的豐富性和複雜性。棗花雖然經過艱苦努力才擺脫了與前夫銅鎖的不幸婚姻,但轉身就又陷入與小庚的婚姻枷鎖中,命運就如同軲轆一樣來回翻轉,但她始終沒有喪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改革開放累積的社會矛盾開始顯著顯現,“三農”問題逐漸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但比較遺憾的是,農村題材電視劇卻在這一階段陷入了沉寂。除了《牛玉琴的樹》 《黨員二楞媽》 《難忘的歲月——紅旗渠的故事》等有限作品外,其餘無甚可觀。重慶台的《山城棒棒軍》開始反映新興的農民工在城市中的遭遇,其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敏銳的社會發現在這一時期較為特別。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大眾文化開始興起,娛樂觀念大行其道,電視劇的產業化發展讓清宮劇、戲說劇成為電視劇市場上的主要產品,而缺乏精品力作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在收視率上表現不佳從而愈加邊緣。

  新世紀後,“三農”問題成為黨和政府關注的中心工作,並在2004年時隔18年後再次成為中央一號文件並延續至今。在新農村建設的語境下,農村題材電視劇再次獲得了大爆發。2002年,趙本山拍攝的《劉老根》播出獲得了觀眾的喜愛,也標誌著農村題材電視劇在市場化浪潮中開始主動尋求吸引觀眾的路徑。

  2003年開始,農村題材電視劇迎來了創作上的第二個豐收期,當年中央電視台播出《劉老根2》 《希望的田野》 《三連襟》 《走進八裡堡》 《燒鍋屯的鐘聲》 《遠山遠水》 《好爹好娘》 《郭秀明》等八部作品,雖然被戲謔為“九億農民八個戲” ,但確實也讓農村題材電視劇重回了觀眾視野。這一階段,農村題材電視劇呈現出如下特點:其一,主題緊緊圍繞“三農”問題,集中指向新農村建設中的新問題、新氣象、新風尚、新希望。其中有表現農民工的《民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