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高冷”科技溫暖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20-10-03 15:47:24


  中評社北京10月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說起高科技,很多人都會覺得“高冷”。這“高冷”往往源於專業術語壘起的理解門檻:你說的每個字我都認識,但連起來就是聽不懂!

  在我國廣袤農村,不少在田間耕作的農民,是50多歲、60多歲,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對他們來說,就更難理解這些高科技了。

  但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高科技,衛星遙感、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現代生物技術,這些深入城市生活的高科技,正在改寫著農業的現狀。人類發展農業已經有1萬多年的歷史,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都會給農業帶來新的動力,使它登上新台階。我國能實現全民溫飽,離不開農業進步。而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到來,未來的現代農業將讓我們吃得更好。

  如何讓更多農民群眾,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民群眾理解科技、用好科技?我們高興地看到,北京市科協組織的1000多位專家,離開他們的實驗室、辦公室,深入田間地頭,說農民聽得懂的話,用示範基地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讓農民也能享受最新技術成果。

  正是他們的努力,讓“高冷”的科技變得溫暖。我們在採訪中看到:當專家用通俗的語言解答農民實際生產中的困惑時,農民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的笑容,就像孩子們一樣燦爛;當專家給農民提出最新良種、良法建議時,農民也會自覺地拿出筆和本做記錄,就像小學生一樣求知若渴。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人類創造財富、追求公平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它本身沒有溫度,但創造它、使用它的人,可以讓科技變得溫暖。人人都向往溫暖,科技一旦變得溫暖,就可以更快更好地擴散到需要它的人群中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