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疫情受控是中國推動內循環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20-10-05 15:10:28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據文匯報報道,今年內地國慶黃金周巧逢中秋,使到黃金周變成8天。宅在家多時的許多內地人趁著疫情受控,紛紛舉家外出旅遊。海外疫情依然嚴重,因此,旅遊地點就在國內,有報道指預計會有6億人次出遊。

  6億人是美國加西歐的人口總和,中國內地的內循環經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印度也有13億人口,但是疫情持續惡化,至今無力發揮內循環經濟的力量。

  要開展內循環經濟,有兩大必需的要素:一是有足夠多的人口,而且必須是足夠多有消費能力的中產階層。印度人口多,但有消費能力的中產階層不夠;歐洲先進國家中產階層人口比例高,但是人口不夠多。因此,全世界符合這個條件的國家,只有中國與美國。

  第二個要素是完善的供應鏈。與美國比較,中國的供應鏈比美國更強。今日,全球企業都走向全球化,產品零部件生產分散於世界各地。而且,中國的生產供應鏈最好,除了一些高科技的零部件如芯片的生產能力較弱之外,衣食住行的生產都沒有問題。中國大量從美國買入農產品並非中國的糧食供不應求,而是中國政府在中美貿易戰上所決定的談判戰略之一。同時,多進口也可以改善國民的飲食條件。近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推行“不浪費食物”運動。

  完善生產供應鏈,令中國在中美貿易戰中能屹立不倒,也是對美貿易順差不因貿易戰而倒退的重大原因,美國則做不到。美國向中國產品加徵稅的結果是加重了美國廠商的成本,因為來自中國的零部件加價了。特朗普有自知之明,兩年多的貿易戰一直都沒有涉及來自中國的美國人最終的消費品,這些產品都沒有加徵關稅,否則,最終受害者是美國老百姓。

  當然,能推動6億人出遊,最重要的條件是疫情受控。再過兩個多月,美國、歐洲各國也將迎來聖誕、新年的長假期,有多少人會因長假期而自由地外遊,情況不樂觀。

  因此,中國要推動內循環,疫情繼續受控是最主要的先決條件。疫情受控,生產才能繼續,消費才能增加,研發才能更進一步。隨著秋冬季的到來,不少病毒專家都認為當氣溫下降時,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能力會加強,不可不防。

  香港、澳門都是彈丸之地,人口也不夠多,經濟復甦條件之一,就是盡快融入內地的循環。今日內地各省市民眾已經可以自由往來,香港也應該盡量爭取早日與內地通關。至今為止,香港與內地邊境無法重開,這考驗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