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嚴控風險 互聯網存款產品“刹車”
http://www.CRNTT.com   2021-01-01 14:40:59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中小銀行經營互聯網存款業務高度依賴網絡平台導流,負債端穩定性差,傳統的流動性管理指標對於互聯網存款的不穩定性評估不足,造成中小銀行潛在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風險壓力突出,也容易發生流動性風險傳染。與此同時,互聯網存款的高成本可能形成潛在的風險積累。特別是對於個別中小銀行而言,在吸收了高成本的負債之後,缺少有效的資產端運用能力,被迫投資於高風險資產,可能造成自身信用風險的積累。

  建議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存款被規範後,存款市場競爭將更趨有序,但不排除個別銀行出現流動性壓力,建議進一步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

  王一峰表示,對於互聯網平台而言,互聯網存款被叫停之後第三方平台缺少了相對期限偏長的產品,對產品貨架的豐富度會有一些影響。但客戶黏性沒有消失,還存在其他種類的產品,因此第三方平台未必會受到明顯衝擊。對於銀行來講,原來市場認可度低、客群體系薄弱的銀行受影響較大,發展速度放緩,但卻能降低銀行自身的經營風險,有助於控制負債成本,穩定資金,減輕流動性風險。當然,也不排除個別銀行短時間內出現流動性壓力加大的情況。

  “有些銀行成立時間比較短,客戶量和存款規模都比較小,依靠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加上高息,存款業務才得以擴展,現在互聯網存款業務被叫停,短時間內對這些依賴渠道的銀行影響比較大。”某地方銀行管理層對記者坦言。

  董希淼表示,互聯網存款業務產品的出現,固然有銀行片面追求市場份額、盲目擴大存款規模等因素,但推出新型存款產品和業務的銀行多為中小銀行,這更多反映出中小銀行負債來源狹窄、負債成本高企的窘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