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2020年全年人民幣升值6.6%,區間極端升值達到10.5%,聯繫過去一年2.3%的經濟增長率以及14億人口基數,我們不禁要問,這其中是否蘊含風險,2021年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可能維持升值態勢,我們需要警惕什麼?
環球時報發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譚雅玲文章分析,人民幣從2020年年初開始升值,到6月份達到高峰,其後一直保持升值狀態,其中離岸人民幣所起到的引領與刺激作用十分顯著,無論從規模、效率、能力以及技術比較看,離岸市場的刻意性和攻擊性都比較強。一方面,離岸市場24小時運作優於中國14小時運作;離岸市場6萬億美元規模流動性強於中國人民幣僅上億美元規模;美元全流通與人民幣有限流通存在明顯資質差異。另一方面,中國以外貿企業為主,收取美元為主的結匯模式突出,叠加疫情節奏與周期,推動人民幣升值打壓外貿企業收益率的對標十分明顯。
人民幣被升值具有精准技術對標的設計與操縱。其間外資銀行對預期人民幣升值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更加直接,畢竟中國外匯市場依然是銀行間外匯市場為主,對銀行報價機制起到的刺激作用更加明顯。然而,透過市場現實,情緒化偏激、賬面性恐慌對人民幣升值加大刺激,在岸與離岸滾動式升值難以抑制。目前中國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2位,人均水平則位於世界第69位。美國經濟總規模據世界第1,人均水平位於世界第8位。兩國貨幣一個快速升值、另一個偏激貶值,對企業和社會實際影響截然不同。2020年美國貿易逆差再創新高,達到6787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17.7%,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高,美國重要港口洛杉磯堆滿中國進口貨物,人民幣升值誰獲益更多清清楚楚。美國以貨幣匯率變化的巧妙手法,轉移內在壓力和矛盾,對外壓制別國競爭力,其手段曾被日本驗證有效,值得我們警惕。2020年全球貿易大幅萎縮,中國海關數據的進出口額較上年增長1.5%,創歷史新高;進出口順差5350億美元,增長27%,僅次於2015年的5939億美元。然而另一個指標十分值得關注,外管局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顯示,海關涉外貿易收付順差1717億美元,較海關進出口順差少3634億美元,貿易順差不順收缺口為47%。這說明人民幣升值效應是有增量無收益。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與金融背離的現實仍存,無論是在外匯、股票、證券或衍生品市場,人民幣還沒有達到國際化貨幣水平,所謂市場輿論熱捧的資產主要是因為人民幣與美元利率差異存在優勢,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現有水平為1%,中國為3%,200基點的利差效應是導致外資積極持有中國債券的原因。目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疫情形勢嚴峻,各自經濟有各自的不良表現,疫情應對與經濟緩慢復甦的焦慮感,必然刺激投資價值與投機情緒的膨脹。相比較而言中國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避風港特點比較突出,一些屬於投機而非實際價值投資驅動的套利炒作值得我們警惕。
因此,在近期,國內外市場尤其是外部一些具有中長期設計及高端技術運用能力的投機力量很可能會展現攻擊性,其策略性試探、調動、煽動作用明顯存在,惡意升值人民幣意圖值得警惕與防範,人民幣匯率安全須警鐘長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