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激發“三農”潛力要暢通城鄉經濟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21-03-22 09:08:15


 
  三是城鄉生產和消費對接不暢。主要表現為供需結構性錯配和流通障礙。一方面,農村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滿足城鎮居民個性化、品質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同時鄉村服務業品質化和精細化程度不高,對城市居民下鄉消費的吸引力也不強;另一方面,適合鄉村消費的工業品和服務開發不足,難以滿足農村居民消費升級需要。在供需銜接方面,工業品下鄉“最後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農村便利店、商貿綜合體等商業網點建設滯後,農民還不能便利地買到質優價美的工業品,消費成本比較高;同時,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滯後,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道還不暢通,影響城市居民的“菜籃子”“米袋子”。

  從體制機制著手提升效率

  文章指出,暢通城鄉經濟循環,需要從體制機制著手,全面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產業關聯效應和市場流通效率。

  一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進一步深化城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重點圍繞“人地錢技”等要素,著力打破阻斷、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瓶頸制約,健全要素市場體系,完善市場交易功能,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渠道,加快改變資源要素向城市單向流動格局,促進城鄉要素高效對流。其中,推進農村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具有關鍵性意義。土地要素不能充分流轉,其他要素就很難實現高效組合。要加快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的退出和流轉機制,盤活利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

  二是健全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機制。圍繞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和供應鏈優化,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創新產業融合服務方式,強化利益聯結機制建設,推動城鄉要素跨界配置和產業有機融合,提升城鄉產業融合層次,促進產業向鄉村有序轉移。城鄉產業循環主要依靠市場,但離不開政府推動。要積極創設有利於城鄉產業轉移和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生態,建立適應城鄉產業分布規律、新產業新業態特點的政府引導和管理機制,做到扶持與管理有機結合。

  三是健全城鄉商品服務流通網絡。流通是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重要基礎,承擔著引導生產和促進消費的雙重職能。要加快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促進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特別是要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夯實農村物流設施設備基礎,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讓工業品更多更好地走進農民家庭,提高農村消費便利化水平,降低農村消費成本;支持食品、日化、金融、保險等相關企業開發適合農村消費的產品和服務,提升農村居民消費品質。此外,還要深入推進農產品出村進城,加強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產銷一體、股權合作等多種模式的農產品產銷對接長效機制,建設和改造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便利店等基礎設施,讓城市居民更方便、更放心地買到時令農產品。

  四是強化縣域聯動城鄉經濟功能。發展縣域經濟是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重要切入點。應立足不同地區發展基礎和要素條件,建立分區分類推進建設的支持引導機制。要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統籌縣域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基本農田、生態保護、城鎮開發、村落分布等空間布局,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和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提升承載產業發展和就業創業能力,增強縣城綜合服務功能,強化對城市要素入鄉發展、城市人口入鄉消費的服務保障;搭建面向鄉村的技術研發、人才培訓和產品營銷等平台,增強對鄉村產業的支撐和帶動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