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精准滴灌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14:31:15


 
  目前來看,銀行尤其是國有大行今年仍將保持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來自工行的數據顯示,工行2020年末普惠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2737億元,增幅達58%。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徐守本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會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投放力度,做實“敢貸、願貸”的體制機制,強化“能貸、會貸”的專業能力。在總量上,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幅會保持在30%以上。農業銀行副行長湛東升表示,今年農行普惠金融業務將繼續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基調,在完成投放達標要求基礎上,要著力調結構,按監管要求提高首貸戶、中長期貸款以及製造業貸款占比。同時提升風控能力,穩定資產質量。

  綠色低碳領域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也成為今年信貸投向新高地,多家銀行在業績發布會上提及將聚焦該領域重點投放金融資源。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表示,中信銀行今年綠色信貸計劃將有800億元增量,將積極參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還要拓展電力、燃氣、供水等領域的優質客戶,特別要提升節能環保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綠色信貸的占比。湛東升表示,下一步也將強化專項政策支持,對綠色信貸業務在信貸規模、業務授權、費用匹配、貸款利率、經濟資本計量等方面持續予以傾斜。

  各家銀行圍繞科技創新、製造業等領域也將持續發力投放。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表示,我行目前信貸項目儲備較為豐富,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製造業等領域,項目較為優質。方合英表示,尋求新產業和新技術發展的機遇,在養老健康、醫療、新零售等方面要積極拓展;發掘重點產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比如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化工新材料等。

  業內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間,伴隨著對房地產貸款、影子銀行的強監管趨勢,實體經濟將成為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投向的重中之重。曾剛指出,銀行信貸既需要配合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方向,將貸款投向實體經濟需要的領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依據市場原則、順應經濟發展規律,挖掘符合信貸政策要求的優質產業、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形成銀行信貸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