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國際合作取代惡性競爭是世界經濟向好的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21-04-25 09:42:47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的嚴峻形勢,疫苗接種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希望。但復甦的高度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復甦的不均衡性已經顯現。逆全球化、脫鈎、惡性競爭都是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中的人為路障,以國際合作取代惡性競爭是世界經濟長期繁榮的關鍵。各國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在後半場最終戰勝這場前所未有的衝擊,並使長期創傷效應減到最小。

  受疫情影響,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悄然變革。世界對於疫情前和疫情中的諸多問題,在不斷反思和調整,對如何打造未來經濟新增長點的思考也在不斷深化。回顧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過程,可以清晰看到,國與國之間的信任缺乏、國際經濟治理的赤字、國際合作的受阻、“築墻”“脫鈎”等思維,使全球疫情不斷蔓延,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各國至今仍在復甦之路上艱難前行,疫情衝擊帶來的長期“疤痕效應”仍需時間撫平。

  痛定思痛,各國應牢記教訓,倍加珍惜在國際合作之路上的點滴進展。大國之間更應充分認識到在各國依存度更高的今天,自身應承擔起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爭做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的引擎。一味強調自身利益、迷戀國際霸主地位、人為製造經貿摩擦、以惡性競爭取代國際經濟合作,是大國私利的泛濫,是對人類共同利益的拋棄,是不負責任的失智之選。大國間,競爭客觀存在,但需要公平公正、遵守規則的良性有序競爭,人為“築墻”“脫鈎”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增加經濟發展成本,損人不利己,非但無助於消除世界動蕩,更難以實現世界經濟的長期繁榮。

  無論是戰勝眼下的疫情,還是著眼疫後世界經濟發展,各國都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