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多部門權威發聲 加碼數字中國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1-04-26 11:18:45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5日在福州開幕。《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峰會上獲悉,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延續蓬勃發展態勢,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廣東、江蘇、山東等13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國家發改委、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相關負責人齊發聲,圍繞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數字經濟釋放了密集利好,包括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機制,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骨幹龍頭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等。此外,大數據、軟件、信息通信等產業“十四五”專項規劃等多項支持政策將加速出台。

  政策利好集中釋放

  峰會期間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數字經濟增速達到GDP增速3倍以上。地方上,已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海等13個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北京、上海數字經濟GDP占比超過50%。

  圍繞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更多支持政策蓄勢待發。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機制,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推動數字產業做大做強,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經濟重點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同時推動構建良好的數字生態,做好大數據、軟件、信息通信等產業“十四五”專項規劃的編制,加強政策協同與配套等。

  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表示,下一步將完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新型基礎設施,引導社會多元主體積極參與,系統布局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強化制度保障,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正在研究起草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政策文件,將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人才流、資金流,推動資源高效配置。同時堅持發展規範並重,不斷健全完善規則制度,規範發展秩序,優化監管框架,為產業創新發展與良性競爭提供更好的保障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