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並作出重要部署。這是與時俱進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經濟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魏傑、陸園園執筆文章表示,需要看到,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中國實現了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了“世界工廠”發展模式。在此條件下,中國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實現了幾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當前,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這就要求我們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總而言之,就是要辦好自己的事,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文章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於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具體來看,要在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等方面切實發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充分用好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中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近年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不斷升級,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教育與健康等方面的需求空間廣闊,教育產業和康養產業迅猛發展,但仍難以滿足不斷擴大的需求;文化與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升,這些領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相比於規模巨大的市場和需求,中國目前的供給體系還難以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新情況和新變化。對此,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的活力,及時有效滿足市場需求。
以科技自立自強補短板強弱項
文章強調,科技實力直接關係到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當今世界,核心技術、高端科技就是現代的“國之利器”,誰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長遠發展的巨大優勢。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夯實既有優勢、塑造新的優勢。
科技創新是資金密集型活動,資金的投向也是一個重大影響因素。“十四五”時期,我們需更加重視科技創新方向的前瞻性、前沿性,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於“十三五”時期實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築牢物質基礎,加大對大科學裝置、科技創新中心等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調動人才的積極性,關鍵是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既要有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又要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力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全面深化改革增強內生動力
文章認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繼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協同推進其他領域改革,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必須堅持的戰略方向。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調整供給結構,使其更有利於滿足市場需求,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