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現代財政制度的屬性和建設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21-05-24 07:56:38


 
  加快推進中國現代財政制度建設 

  文章指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政制度根本地依賴於國家制度,現代財政制度建設取決於現代國家治理的實踐需要。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現代財政制度建設需著重於以下幾個主要方向。

  第一,堅持黨對現代財政制度建設的全面領導,這是中國現代財政制度的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保持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始終從黨和國家戰略大局出發發展和完善現代財政制度體系,這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財政治理實踐的歷史經驗,也是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現代財政制度服務於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全過程的根本要求。只有始終堅持黨對中國現代財政制度建設的全面領導,才能從根本上保障財政始終服從和服務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正確方向。

  第二,堅持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框架內推進現代財政制度建設。現代財政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制度要求。財政作為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基礎性工具,其制度建設只有嵌入和服務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體系以及基本經濟制度等制度框架,才能真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奠定堅實物質基礎。中國現代財政制度建設,必須堅持國家在財政中的主體性地位,建設支持國家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財政制度;必須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體系所要求的財政體制;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再分配機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建設能夠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財政分配制度。

  第三,加快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財政體制機制。把發揮“兩個積極性”作為財政改革關鍵問題,通過構建以權責配置和有效激勵為核心的財政體制機制,有效發揮財政集中資源和平衡分配的功能,更好地服務於市場化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需要。建設現代財政制度,必須首先理順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權責關係,健全事權劃分和支出責任相匹配的制度體系。一方面堅持財政重大制度安排、重點改革措施、重要財力配置的決策權歸於中央,保障中央政府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另一方面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在中央授權下的地方稅收管理權限和財政自主性,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

  第四,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功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是把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運行機制有機統一,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共同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發展階段加快建設現代財政制度,必須抓住財政功能的兩個關鍵點:一是財政作為國家管理經濟和進行資源配置的基本工具,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黨和國家的戰略決策和工作大局,增強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財力保障,重點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重點領域風險化解以及民生保障、社會穩定等重大政策方向;二是充分發揮財政體制機制改革對市場經濟改革的突破性、先導性作用,以更大力度推進在競爭性領域的財政手段退出,通過減稅降費等措施為市場主體紓困減負,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擴大中央財政直達資金範圍,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激發市場活力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