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提高科技自立自強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5-26 08:36:59


 
  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我們最薄弱的是原始創新,而美國最強的就是原始創新,我們最強的則是應用創新

  文章指出,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是,處在科技創新最前沿、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目前還走在我們前面的美國對中國不是友好型的,而是遏制型的、圍堵型的,從法律到投資到高科技遏制的手段和程度都在加碼。

  無論是軍事上還是經濟上,美國與中國競爭博弈的主軸都是科技領域。歐洲也出台了很多新的措施,比如歐洲建立創新型政府、歐洲研究基礎設施路線圖的規劃、德國工業4.0和升級版的工業5.0戰略等。日本也有日本創新2025等,這些都是國家的創新計劃。拜登政府提出要在四個領域重構產業,並且在白宮召集了產業鏈聯盟會議,和日本等國討論如何在四個領域重構產業鏈。第一個領域是半導體,第二個領域是藥品,第三個領域是稀土,第四個領域是高端高能電池,美國提出重構產業鏈和供應鏈,最重要的就是切斷這四個領域和中國的聯繫,重構基於盟友和價值觀同盟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把創新放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國面臨的挑戰是非常嚴峻的。我們走過了70多年的道路,改革開放的40多年非常值得驕傲,也非常令人振奮,中國的論文發表量是美日歐三個大的板塊的總和,中國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在加快發展,在這個領域很有可能極大地超越。總體來看我們的三種創新,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最薄弱的是原始創新,而美國最強的就是原始創新,我們最強的則是應用創新。要在這種情況下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解決我們的科技自立自強問題。

  目前中國高端的7納米以下的芯片95%要依靠進口,高端汽車發動機75%要依靠進口,飛機發動機100%要依靠進口。現在中央提出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解決這些卡脖子問題,我們面對國際上非常複雜的競爭博弈,如果不能盡快補上短板,將可能中斷中國產業升級的進程,這對中國經濟將是重大的對衝力量。因此,一方面要看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另一方面要看到來自國際上的嚴峻挑戰和風險,真正把科技創新放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全局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的國家隊、地方隊、企業隊和每一位研究者,都要為之努力奮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