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是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核心要素。 |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人口問題事關國計民生、事關長遠發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對於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結果已於近期公布。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舉全國之力對基本國情進行的一次重要調查,這次人口普查恰處於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都陽文章表示,人口是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核心要素,但一直以來,因為人口被理解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慢變量”“長期變量”,其社會關注度顯然不如一些短期的指標高。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在社會公眾中產生的廣泛影響,無疑對於糾正這一偏差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既有利於對人口發展態勢形成最廣泛的社會共識,也有利於以後在完善人口相關的政策時減少阻力,從而加快政策推進力度。
辯證看待人口變化
文章分析,從目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數據看,中國人口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需要辯證看待。
其一,低生育率將成為中國面臨的現實問題。生育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人口的長期增長趨勢。此次人口普查顯示,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而國際上一般認為2.1的總和生育率為更替水平,低於2.1稱為低生育水平。要看到,低生育水平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到政策因素的影響,也受到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此次人口普查對低生育水平的確認對於預測未來的人口發展走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有助於糾正以往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同時對於盡快完善人口政策、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也有重要的意義。
其二,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推測,中國將在未來迎來總人口峰值。2020年中國的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較2019年減少了265萬人。在低生育率下,我們很容易預期未來出生人口會進一步下降,中國也將在未來迎來總人口的峰值。20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後對勞動供給形勢形成轉折性影響,隨著總人口達峰,人口因素也將對總需求形成轉折性的影響,這是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變化。
其三,應對人口老齡化將是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任務。此次人口普查進一步確認了未來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根據最新數據,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91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達到13.5%。根據聯合國的定義,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4%就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從數據看,中國將很快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因此,盡快形成全面、系統的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已迫在眉睫。
其四,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逐年緩慢減少。如果我們把16歲至59歲人口定義為勞動年齡人口的話,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速度值得我們高度關注。雖然目前尚未公布16歲至59歲年齡組人口的信息,但普查數據顯示,15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為89438萬人,與2010年的93962萬人相比減少4524萬人;同時,15歲至59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較2010年下降了6.79個百分點。未來應對勞動供給迅速減少的挑戰將比較艱巨。
此次普查數據也提供了一些超預期的結果,比如,0至14歲的少兒人口比重較2010年上升了1.35個百分點,雖然有賴於更詳細的數據來分析增長的原因,但這一增長可能主要來自於生育政策調整所帶來的長期積累的生育意願釋放。此外,性別結構改善,特別是人口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正面因素。比如,16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這說明中國人口質量和素質不斷提升,將為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