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部電商正在駛入快車道
http://www.CRNTT.com   2021-06-22 14:43:03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雲南多肉種植戶的直播間3個小時就收到了5000多份訂單,滿載獼猴桃的卡車從陝西武功縣密集發車,重慶山區某火鍋商家一天銷售額超10萬元……今年“6·18”購物節開啟後,西部地區特產銷售火爆,受到廣泛關注。

  6月9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布的《西部電商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西部地區在淘寶開店的新創業者人數增幅首次超越其他地區並領跑全國;在物流上,2年內東西部地區包裹運送的平均時長縮短了16小時;雲南、四川、陝西3個西部省份,位列全國“新農人”主播數量前十行列。

  報告提供的另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新“入淘”創業者同比增幅排名前十中,西部地區占據9席。其中,寧夏、雲南、貴州、青海和甘肅位列全國前五。與2017年相比,如今西部地區淘寶中小商家人均從網商銀行支用的金額較2017年增長了近150%。

  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左臣明認為,地理位置造成的禀賦差距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數字經濟正在打破傳統地區差距。具體來看,西部地區數字經濟和數字鄉村發展進入快車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物流服務日益完善。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特別是電商基礎設施的建設,讓西部偏遠山區的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成為可能。同時,各個平台公司也積極主動將戰略重心向鄉村傾斜,在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物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菜鳥鄉村聯合了主流快遞公司,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打通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配送通道,已服務全國3萬個村點,未來一年將建設1000條農產品上行高速公路。

  二是農村人才回流成為新趨勢。如今,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越來越多農村青年選擇返鄉就業創業,帶回了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思路,給鄉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就業步伐加速。

  三是“綠色發展”理念外溢效應正在顯現。電商的發展,給貧困山區打開了通向外界的一扇窗。通過供應鏈的完善,好貨好品賣個好價成為可能。廣大消費者“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新鮮”的需求,讓西部山區里很多好商品有了更廣闊的銷售渠道。這一過程中,直播新業態的深入人心,政府部門的積極助推,讓電商成為西部地區農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