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經濟主戰場,構築高精尖產業結構
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加快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對北京高質量發展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據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發布高精尖產業“10+3”政策,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雙發動機”。2019年,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1700億元,是2015年的2.4倍;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突破2000億元,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出台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及“五新”行動方案;設立規模300億元的科創母基金;發布3批60項重大應用場景項目,項目總金額約196億元。
2019年,北京地區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約占GDP的1/4,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達到6.6萬億元,是2015年的1.63倍,保持年均10%以上的較高增長速度。“十三五”時期技術合同成交額預計超2.5萬億元,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增長超八成。
北京從助力產業發展角度,搭平台、定規則、闊應用:成立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發布《北京數據交易服務指南》;構建中國首個以“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可控可計量”為代表的新型數據交易體系;出台《北京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政務數據分級與安全保護規範》(試行),探索在數據流通、數據安全監管等方面加快創新監管體系;全國首批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動豐富應用場景;在電子證照、跨境貿易等領域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
縱深開放合作,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目前,北京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和《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凝聚部市、央地以及全社會力量,堅持“四個面向”,累計推進882項重點項目和任務落地,“十三五”時期各項目標全面完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發展取得新成效。
“北京正在加速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以‘兩區’‘三平台’為抓手,加強科技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我們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有效提升科技創新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加強與世界主要創新國家多層次、廣領域的科技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和構建多邊科技合作機制。”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目標,通過落實落細各項部署和要求,主動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特別是要在從“0”到“1”的原始創新上實現重大突破,在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上取得重大作為,在破解“卡脖子”困局上率先探路,實現科技創新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重大轉變,以更大的擔當有效支撐科技北京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