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融合發展的經濟維度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1-09-26 00:11:51


圖1:2000-2021年台灣地區對主要經濟體出口所占比重
圖2:2000-2020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貿易順差及其占GDP比重
表1:2001-2020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貿易順差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中評社╱題:兩岸融合發展的經濟維度分析 作者:殷存毅(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吳維旭(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台灣研究院助理教授

  【摘要】兩岸經濟關係通過長時期、大規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已在經濟的宏觀層面、中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初步形成了經濟融合的趨勢,簡言之,即台灣經濟各個層面的發展都離不開大陸的要素資源和市場資源,從而形成了台灣社會或民衆與大陸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這是不以人的主觀好惡爲轉移的大勢所趨,也是遏制“台獨”變爲現實最強有力的物質力量之一,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

  兩岸融合發展是一個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內涵的綜合性概念,其中經濟的融合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功能。經濟融合寓於兩岸經貿交流活動中,這是近四十年兩岸關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祖國大陸現已成爲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以及台商第一大投資地。這對於兩岸的經濟融合究竟產生什麼影響,或怎樣界定和測度兩岸經濟融合狀況,這不僅是一個學術研究問題,也是對兩岸關係現狀及未來進行戰略判斷不可或缺的基礎研究。

  關於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相關已有研究分析大致可分爲兩類:一類是以國際貿易理論爲基本分析框架,用貿易依存度以及貿易制度理論(如共同市場等)來評析兩岸的經濟聯繫密切程度;二是基於產業分工理論亦即產業鏈或供應鏈的關聯性,論述或分析兩岸產業合作的狀況與特點。上述兩個方面的研究都有助於瞭解兩岸經濟融合問題,但似乎欠缺對兩岸經濟融合的理論系統性論述和測度。經濟融合本身就是一種經濟活動,是一個不同經濟體間的互動或互嵌的過程,經濟活動可以分爲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不同觀測或研究層面或維度,因此,對於兩岸經濟融合問題的研究分析也應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維度展開,才能較爲全面系統地評析兩岸經濟融合的狀況與特點。

  一、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宏觀視角

  經濟體之間經濟互動和互嵌的影響,首先會反映在貿易上,而由於台灣是典型的海島外向型經濟體,貿易在其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是“首位動力”。另一方面,由於兩岸在經濟規模、市場規模和人口規模等方面處於極端不對稱狀態,兩岸經貿對大陸和台灣的影響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我們分析兩岸經濟融合的宏觀層面,主要就是要分析兩岸貿易對台灣經濟增長的影響。

  1980年代末兩岸逐漸恢復經貿交流,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也發生劇烈變化,原本較爲穩定的對美經貿依賴關係、台灣產業結構及其生產布局,也隨著“冷戰”結束、大陸崛起、以及全球分工網絡勃興而有所改變。兩岸在比較利益條件基礎上極易形成高度互補關係,台灣具有資金、技術與國際聯繫的優勢,具備良好工業基礎的大陸可爲台灣廠商提供豐富的自然資源、充沛勞動力與廣闊市場。

  2000年後兩岸加入WTO,台灣廠商在大陸的布局與產業集聚越趨成熟,促成“台灣接單、大陸當地加工生產出口”的區域產業分工格局與互補貿易模式,大陸逐漸成爲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參見圖1)與海外生產基地,台灣籍由對大陸投資帶動兩岸貿易獲得龐大順差并推動島內GDP的增長(參見圖2、表1),另一方面通過“台灣-大陸-歐美日”的三角貿易創造可觀的服務貿易盈利。自1990年代至今,台灣外貿對美國的依存度逐漸降低,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逐年升高。

  (圖1:2000-2021年台灣地區對主要經濟體出口所占比重)

  (圖2:2000-2020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貿易順差及其占GDP比重)

  (表1:2001-2020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貿易順差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到,兩岸貿易對台灣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性影響,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兩岸貿易對其整體貿易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台灣對大陸出口占其出口總額近半壁江山;二是對台灣貿易平衡具有重大影響,若沒有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台灣整體貿易將會出現逆差;三是對台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大。根據GDP計算方法,貿易順差是GDP產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1可以看到,進入21世紀以來,台灣在兩岸貿易中獲取的順差對其GDP增長的貢獻率平均每年都是很高的,而且是世界其他任何經濟體不可比擬的。上述三個方面充分證實了一點,即台灣經濟增長離不開大陸經濟的支持,這也就是一種宏觀經濟融合性的顯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