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國慶出行,不忘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21-10-05 16:27:46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網評:國慶出行,不忘文明

  來源:光明網  作者:葉日者

  國慶假期已經過半,國人旅游的熱情卻絲毫未減。據某旅游網站統計數據,國慶期間意向出游人數同比增長49%;出省游意向人數占比57%,增速44%;省內游意向人數占比45%,增速64%。10月1、2日為出游高峰期,出游人數在10月5日呈現回升,主要表現為周邊游、短途游的出游偏好,廣東、江蘇和浙江意向出游人數最多。壯闊的長城、秀美的西湖、奇秀的雁蕩山等地人頭攢動。

  面對客流壓力,各地景區景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也在文明旅游上下足功夫,完善制度、補充人力、增強引導、加大宣傳,讓文明旅游成為一道最美的風景。

  自2013年起,文明出游已經被寫入旅游法,從道德要求升級為法律義務。從近些年的實際情況來看,廣大游客的文明程度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依然有個別游客置文明旅游的倡導於不顧,將國家法律法規拋於腦後,我行我素。

  不文明旅游行為的產生,表面上看是游客素質不高。但實際上,縱觀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文明發展史,無不經歷了“野蠻生長、亂世重典、文化引導、文明自覺”的階段,而中國也不例外。不文明的旅游行為目前還存在,根本原因是旅游資源開發不充分和旅游設施配備不完善。文明行為的養成,總是要在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人都能享受到發展成果之後。

  同時,旅游文明行為的養成還需要通過外部約束來實現內化自覺。將文明出游列入法律,讓不文明行為受到處罰,無疑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在實踐過程中如何執行,考驗著執行者的勇氣和智慧。

  另外,文明旅游要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并最終成為每一位游客的行為准則,還需要加強文化宣傳和引導。游客首先應該明白,旅游的根本目的是發現美、欣賞美,而不是占有美、摧毀美,更不是為自己方便而妨礙其他游客。

  旅游的意義不在於留下“XX到此一游”或者多搶拍兩張照片發朋友圈。就像一句宣傳語說的,“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記憶,什麼都別帶走”。旅游可以讓心靈得到放鬆,讓眼界得以開闊,讓胸襟變得豁達,并最終凝聚成對祖國壯美河山的自豪,對世界文化遺產的欣賞。只有行萬裡路,才能走出地域性偏見,人類社會才會有更多溝通和理解,到那時,文明旅游就不再是底綫要求,而是自然習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