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對低俗網絡用語說“不”
http://www.CRNTT.com   2021-12-22 11:48:31


 
  庸俗暴戾網絡語言對大眾文化審美的作用必然是負面的,如果放任不管,這種負面影響會從網上蔓延到網下,最終將拉低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準。

  捍衛語言純潔應成為一種文化自覺

  古人雲,言為心聲,語為人鏡。個人的修養離不開語言的文明,網絡空間的風清氣朗也離不開網絡語言的規範。無論是在虛擬空間,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用文明的語言與他人溝通,應該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一條底線。

放眼全世界,捍衛母語的純潔已成為許多國家的共識。曾有報道說,你跟法國人說英語,他明明能用英語交流,可卻會對你搖頭,他害怕英語會凌駕於法語之上,進而影響法語的純潔。就我國而言,抵制網絡語言低俗化傾向、捍衛漢語的純潔,應該成為全體國民共同的文化自覺。

宏觀層面,國家應加強針對網絡語言的立法工作,進一步修訂、細化和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讓規範使用語言和治理網絡語言低俗化有法可依。

承擔大眾傳播任務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媒體以及各種新媒體平台應扮演好“把關人”角色,切不可為庸俗暴戾網絡語言的蔓延大開方便之門。學校更是捍衛語言純潔性的重要力量。面對無孔不入的網絡用語,各級各類學校應從教材、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和考試標準等方面正本清源,提高青少年規範使用語言文字、開展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在青少年心中築起一道阻擋低俗網絡語言的“防火牆”。

作為網民的我們,應樹立網絡共同體意識,形成保衛中國語言文字的文化自覺,使用網絡語言時,主動設立自娛自樂的禁忌規範,自覺抵制暴戾低俗的網絡語言。

語言本身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捍衛語言的純潔性、抵制庸俗暴戾網絡語言,並非一刀切地反對使用網絡用語和外來詞語。在漢語發展史上,“幹部”來自日語,“拷貝”“沙發”來自英語的音譯,而來自於網絡的“給力”“正能量”“山寨”等新詞更是大大豐富了漢語的詞語庫,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同。網絡語言是一種文化表現形式,我們期待更多傳遞正能量的網絡用語湧現,也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讓低俗網絡用語早日淡出,讓文明之花加速生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